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阿里亚 文 / 摄)在 " 女神节 " 来临之际,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独特的展览:" 粉黛裙釵饰娇娥 妆奁器用暖闺阁——清末民初江南女性用品展 ",为观众展示了清末民初时期的七十八件套馆藏藏品。《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等宫中佳丽日常所佩戴的绒花发饰、传说中的三寸金莲绣花鞋、古代版 " 暖手宝 " 以及发簪、耳饰,还有衣裙 …… 这些精美的女性日常生活用品及民间刺绣藏品都无不透露着古代女性的爱美之心。
△展厅内
《延禧攻略》中的绒花竟藏在这个展里
△绒花
去年夏天,一部清宫剧刷爆了朋友圈,不要猜,就是《延禧攻略》。剧中富察皇后以及令妃她们头上的精致发簪,许多都是南京传统工艺——绒花。因为没见过,一开始还有很多网友笑称它是多肉。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在展厅一角的橱窗里就摆放着七朵绒花,这些绚烂的绒花造型各异,其中的两件是《延禧攻略》中宫女们佩戴的菊花同款。
" 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又称‘官花’。最早只供宫廷享用,清末民初流入民间。每逢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际逢婚嫁喜事时,南京地区民间妇女普遍有佩戴绒花作为装饰的习俗。" 展览策展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馆员杨书娟介绍说。那是不是每一种造型的绒花都有专属的 " 花语 " 呢?" 桃、石榴、佛手和聚宝盆造型的绒花叫做‘三仙聚宝’,寓意长寿多福。百合、柿子和莲花造型的绒花名为‘百世连喜’,象征好日子连绵不断。此外,莲花和鱼做造型的寓意是连年有余。" 她解释说。
△凤冠绒花
在这七朵绒花小件左侧,还摆放着一件由一大二小三只凤凰组成的凤冠绒花,引人注目。细看该绒花通体由大红绒条制成,中间的凤凰有七个尾翎,三只凤凰嘴各衔一串珍珠,两边的小凤凰各有两个尾翎,凤冠上还饰有花朵。" 这是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老师的作品,他正是《延禧攻略》中佳丽们所佩戴绒花的创作者。" 杨书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件凤冠绒花是民俗博物馆收藏的精品之一。
" 三寸金莲 " 有多小,看看这些绣花鞋
△三寸金莲绣花鞋
古代女鞋作为展览中的展品,也在橱窗中摆放着。其中,绝大部分就是传说中的三寸金莲绣花鞋。这些玲珑可爱的绣花鞋有的平底,有的带有鞋跟,式样都十分精美。
" 别看绣花鞋美观,它却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也是古代社会摧残女性肢体的一种愚昧现象。" 杨书娟说," 三寸金莲 " 是中国女性特有的文化现象,始于隋朝,当时以缠足为美,是对中国缠足妇女所穿的绣花鞋的美称。这些绣花鞋真的只有三寸吗?怎么能穿得下呢?观众都忍不住发出疑问。" 是很小,差不多都在 10 厘米左右。在那些年代,女孩子三岁起便开始用布条把脚缠裹起来,以使脚掌不能长大。经过一段时间,脚掌会逐渐变成尘尖的三角形,就能穿得下了。" 她回答道。
俗话说:" 小脚一双,眼泪一缸。" 缠足给当时的妇女带来了多大的痛苦,我们现代人无法想象。幸好,辛亥革命爆发了。当时的口号是:" 男人剪辨子,女人放小脚 "。从这时起,缠足之风才逐渐在中华大地上消失了," 三寸金莲 " 也终于进了历史的博物馆和这些展柜里。
△黑色绣鞋
巧妙的是,辛亥革命之后女性穿过的一双黑色绣花鞋就与这几双三寸金莲绣花鞋摆放在一起。这双鞋大小适宜,鞋布是缎面,以黑色为底色,绣上三五叶子,两三瓣花,淡雅中透出一份高贵。" 展览也是透视百年间中国社会变化的一个窗口,这样摆放是想直观地映现新旧交替的变化。" 杨书娟介绍说,此次展览是民俗馆首次举办女性主题的展览,展出的七十八件套馆藏藏品从家庭,婚姻,女性与社会四个方面,反映出晚清至民国时期女性生活的变迁。
心灵手巧香囊伴,江南女子也太讲究了!
清末民初江南地区相对富裕,女性相夫教子之余多从事纺织、刺绣等女红工作。此次的 " 清末民初江南女性用品展 " 上,衣服、围嘴、帽子、镜套、荷包、挂件 …… 不胜枚举。这些展品均花纹复杂、色泽明艳,体现着江南女子的心灵手巧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清代上衣
" 这是馆藏的衣服中,品相和工艺都特别好的一件,也是本次展览中重点展示的一件。这种衣服都是手工刺绣的,很费工,在当时只有家境殷实的妇女才能穿得起。" 杨书娟指着一件清代绣花盘金如上衣说,由于这件丝绸衣服上有了一些霉斑,近两年没有展出过,此次展览结束后它就将被送往北京维修。
△虎头香包
虎头形象早在远古时代,就因强悍英勇的寓意而被广泛应用于服饰和装饰中。此次展览中的虎头香包神圣威严又充满着趣味,炯炯传神的虎眼中有一股神奇的威力。" 端午节妇女和小孩佩戴香囊,不但有辟邪之意,还有点缀的作用。香囊内装有香料,佩戴在胸前香气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不同形状,结成一串,玲珑夺目。" 杨书娟补充说。
△名片袋
现代人见面经常会交换名片,那古人社交的时候是用什么替代名片的呢?在展览中,就有一组绣工漂亮的名片袋。" 名片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它们源于古时。这种刺绣式名片,好处多多,既可反复使用,又难以假冒,使用的信用度更高。" 杨书娟表示,这件小小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江南地区民间刺绣纹饰多样,题材种类又多。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