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3-07
刚刚,联合国向南京这个消防大队长发出了邀请,发生了啥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通讯员 南消轩 记者 王瑞 ) 南京消防一名大队长收到联合国邀请,要去比利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 大事情 "?3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消防救援支队获悉,近日,南京消防救援支队秦淮消防大队长张晟途联合东南大学李新建教授、南京林业大学李岚教授撰写的论文《适应到创新:中国历史街区防火措施发展与趋势》被 " 文物古迹遗址的预防性保护、监测和维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 " 采用,并作为大陆消防领域唯一课题受邀参加今年 4 月在比利时召开的教席会议。

△邀请函

这篇论文说了啥?

据了解,该论文以南京市秦淮区现存历史街区消防设计现状及对策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该区老旧居住区(棚户区)较多的特点,深入调研走访区内众多的明清和民国时期历史遗产和文物建筑,并对国内 1990 — 2018 年历史街区的消防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务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为下一步做好历史街区消防设计与应急处置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包括改善消防管理;增加适用性的水喉、水幕设计;改善室外供水设计;规范燃气设施、电气线路铺设和用火部位;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火灾预警、监控和应急联动等等。

△论文截图

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

张晟途说,秦淮区明清及民国时期历史遗产、文物建筑比较多,很多看起来不起眼的街巷可能都曾史上留名。大家耳熟能详的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描绘的就是南京秦淮的乌衣巷。

然而,这些场景在消防员的眼中,可不仅仅是诗意和浪漫,他们最先想到的是:安全隐患。

△曾经发生过火灾的老小区

特殊的房屋结构、年久失修、防火间距不够、消防设施欠缺、电线私拉乱接、用火不规范等原因导致这些建筑耐火等级较差,一旦发生火情,曲折小巷内消防车根本通行。

2018 年,辖区深巷内一处古建筑发生火情,消防车被迫停在路口,消防人员铺设了 200 多米水带进行扑救 …… 这起火灾让张晟途印象深刻。

这样的火情真的无法避免吗?他决定找出解决办法。

" 高大上 " 论文和居民有关系吗?

那么,论文里有多少内容和解决居民火灾等实际问题相关?面对现代快报记者的疑问,张晟途说:" 我们做的绝不是高高在上的研究,我们就是想解决居民们最根本的安全问题,解决他们的防火安全需要,让他们有安全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小西湖片区目前已经完成大部分建筑的初步改造,居民们看着配备到家门口的灭火器材、消防设施、电气改造工程、消防值班室、微型消防站,连说 " 睡觉都踏实了 "。今后,这里还将进行消防供水到户改造,确保最短距离内的规范水量以预防火灾。另外,燃气管道工程也已立项,进入设计阶段。

△工作中的张晟途

接到邀请时,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 我们只是针对辖区内的具体情况做了研究,想把问题搞清楚,解决好。这只是我们日常做的一项工作。" 接到会议邀请的张晟途没有别人以为的惊喜," 防火正是预防性保护中最重要的部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实现火灾预警、监控和应急联动的方式刚好引起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习的兴趣,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能和大家交流相关的经验和技术,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了解他们的做法,也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据悉,此次受邀参加会议,张晟途将全英文发言、交流。

(南京消防供图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京 联合国 火灾 遗产 消防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