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赵冉 文 / 摄)自己和母亲肢体残疾、妻儿是智力障碍 …… 生活赋予句容天王镇戴庄村黄永红一家的苦楚难以想像。然而仅仅几年时间,55 岁的他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从低保户奔向了小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群体树立了自强不息的榜样。
3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全省还有 9.7 万残疾人未脱贫。如何让贫困残疾人群体像黄永红一样搭上脱贫 " 快车 "?如何提供个性化援助,扶贫又扶志?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
△黄永红
一家四口全是残疾人,他靠着扎根土地种出小康路
3 月 20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戴庄村黄永红的家里,他正躺在床上休养。为了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去年 12 月才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他,还要在床上休养 3 个月。
50 多年前,黄永红被医院诊断为小儿麻痹症,从此落下肢体残疾,只能靠在外面打工维持生计。这期间,他母亲因故致残,老婆儿子也有智力问题。家庭的特殊性,使他们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命运的转折出现在 2014 年,那一年黄永红已经 50 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建起了有机农产品生产残疾人扶贫基地。优惠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让在外闯荡多年的黄永红,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回乡应聘承包了 12 亩草莓大棚。
△黄永红的草莓大棚园
" 回来种草莓时,不懂技术,资金不足,我心里真的没得底。但句容市残联的领导、省农科院的专家,还有农业专家赵亚夫等人,给了我创业技术指导和资金帮扶。" 在大家的帮助下,2014 年当年,黄永红种植高架草莓成功,也基本掌握了高架草莓生长的全程技术。2015 年,他种植的红颊品种荣获镇江市金奖。
目前,黄永红的草莓大棚已从 12 亩扩大到了 20 亩。每逢草莓季,每天都有游客来采摘观光。" 上周末我们草莓园光接待旅游公司的游客就有 45 人,两天卖了近 6000 元。"
掌握了技术,有了销路,黄永红全家人的生活有了根本改观。以前,黄永红是低保户,2017 年他成功实现脱贫,年收入超过 20 万元。在自己越过越好时,黄永红也没忘记去帮助其他残疾困难家庭。" 在草莓的生产用工上,我第一想到的是请残疾人来帮忙。"
据了解,戴庄村 15 个残疾人在黄永红的带动下,实行承包种植,有的搞桃园,有的种蔬菜。现在已经全部摘掉贫困的帽子。
△戴庄村残疾人在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
扶贫基地让残疾人有事做,有活干,有钱赚
在戴庄村,像黄永红这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的还有很多,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戴庄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帮助支持。
44 岁的桂祈玲以前只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几乎没有收入。2014 年因手臂被机器绞伤,造成了三级残疾。2015 年拿到残疾证后,她进入残疾人扶贫基地工作。" 每天在基地打零工,一天也有 50 元的收入。现在养了 20 头羊,每头羊大概能卖 1000 多块钱。" 桂祈玲说,是残疾人脱贫基地给了残疾人和家属工作奋斗的机会。
天王镇残联专职干事郑剑平介绍,残疾人扶贫基地依托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建立,采用统一生产布局、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标准化种植、统一收割、统一包装、统一组织产品销售等 " 六个统一 " 的运行模式,对残疾人生产实施全程服务。
" 基地设有 20 多亩钢架搭建的大棚,专门用于发展高架草莓种植。作为残疾人的创业平台,在全村招标的残疾人头三年不收租金,鼓励残疾人致富创业。句容市残联给予部分资金扶持,同时基地还减免前几年高架草莓大棚的租金。" 郑剑平告诉记者,目前,基地面积约 4000 亩,发展了有机大米、有机水蜜桃、蔬菜、草莓等有机农业项目。这些年通过对农村残疾人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和资金及营销扶持,辐射和带动了周围 80 多户残疾人就业。
江苏 9.7 万残疾人待脱贫
今年,全省要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 1 万名
3 月 20 日,江苏省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在盐城召开。省残联理事长万力会上表示,近年来,江苏省贫困残疾人脱贫成绩显著:自 2016 年至 2018 年底,全省累计 20.9 万贫困残疾人脱贫。" 残疾人之家 " 乡镇 ( 街道 ) 已实现全覆盖,共建立 " 残疾人之家 "1817 个,5816 名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得到托养、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占总人数的 30.1%。
江苏省还积极推动扶贫、民政、人社、住建等部门将低收入残疾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2018 年,江苏 2 万多名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按单人户纳入低保;54.5 万名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
不过,调查发现,目前残疾人扶贫的输血和造血功能依然失衡。许多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低保、" 两项补贴 "、困难慰问等政府保障性收入,政府输血脱贫占了较大比例。万力会上介绍,今后两年,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目前全省贫困人口数为近 58 万,其中 9.7 万多人为残疾人。残疾人 96% 集中在苏北地区,其中重度和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占 70%。
扶贫易,扶志难。为了让残疾人真正实现自食其力,稳定脱贫。会上部署,今年,全省要新增残疾人实名制就业 1 万名 ( 含辅助性就业 ) ,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 100% 提供个性化就业援助,到 2020 年使农村残疾人转移就业率达到 60% 以上。16-45 岁未就业的建档立卡青壮年残疾人将被作为就业创业主体,实现正式就业和自主创业;重度肢体、精神、智力等残疾人,将通过辅助性就业给予其帮扶。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