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晒娃、晒景、晒生活
你的隐私也不知不觉地泄露了
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
可能后患无穷
上海徐汇的李先生从事法律工作
拥有较高的收入和美满的家庭
2018 年 7 月 15 日晚
李先生收到一封打印的匿名信
密密麻麻有 2000 余字
李先生刚看几行就惊出一身冷汗。他的经济状况、家庭成员等情况对方都了如指掌;连两个孩子在哪里读书、参加夏令营的具体时间都异常清楚。写信人 " 声泪俱下 " 地诉说:自己二十多岁白手起家,老婆孩子接连患上重疾,目前病情已经稳定,但后续治疗费用大。于是呢,张口就 " 求助 "170 万元人民币!
写信人反复强调:
" 这次是向您借,在一年内加倍奉还。"
还称自己在上海、南京有多处房产
价值数千万元
都已经降价出售
对方称
本想对李先生读幼儿园的孩子下手
但他觉得孩子是无辜的
他要求李先生 16 日晚将现金带到某处
并以家人安危为要挟,防止其报警
" 按我的要求去做,
我们两个家都能平安度过危机 "
经过一个难熬的夜晚
7 月 16 日上午
李先生最终决定报警
警方安排专人保护李先生家人
同时从送信人着手
沿路排查监控视频
锁定一名戴鸭舌帽的嫌疑男子
和一辆白色 suv
经追踪,17 日警方
在上海普陀区一酒店发现该车辆
半小时后将犯罪嫌疑人由某抓获
由某对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原来,由某 2014 年开始创业
最近想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经估算需要增加资金约 170 万元
他 " 心生一计 "
从微信朋友圈寻找敲诈勒索对象
随后设计了这一出剧情 ……
近日,上海徐汇法院公开宣判,由某已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系犯罪未遂。最终获刑 3 年 3 个月并处罚金 5000 元。
由某如何加了李先生的朋友圈?
李先生回忆
与由某相识是 2017 年的一场同学聚会
由某是同学的同学
两人并不熟悉
在聚会上互留了电话加了微信
除此之外并无过多的交流
李先生怎么成为受害目标的呢?
由某供述
李先生平常在朋友圈
晒过豪车、豪宅和高档活动
他觉得李先生
" 有实力一下拿出这么多现金 "
如今朋友圈已经成为
大部分人生活的一部分
那么发朋友圈怎么保护隐私呢?
1. 发朋友圈的时候要慎之又慎
泄露自己隐私的东西千万不要发!
2." 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 一定要关掉!
3. 对于不信任的朋友,直接对他关闭朋友圈
在添加新朋友的时候,如果关系不熟,那么所有朋友圈都别让他看,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等到熟起来了才对他开放朋友圈也不迟。当然,如果是不信任的人,最好微信都不要加,留个电话好过啦 ~
4. 定期检查通讯录
仔细检查通讯录里的人,对于那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恍恍惚惚之间加的好友,从来没说过话,也不知道他是干嘛的,那么该删除的立刻删除,该屏蔽的立刻屏蔽,永绝后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