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背给我挺直了!"" 能不能坐正了,别东倒西歪?"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弯腰驼背、脊柱侧弯,却发现自己的 " 唠叨 " 效果不大。现在,专业的脊柱外科医生出手来拯救孩子们的脊柱健康了。
3 月 22 日,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以下简称 " 中心 ")正式揭牌,中心将为 10-17 岁的深圳中小学生进行免费的脊柱侧弯筛查及形体指导。深圳市副市长吴以环出席揭牌仪式。
100个11 到 14 岁深圳青少年就有 5 个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指脊柱向一侧或双侧偏移躯干中轴线,形成 "S" 形弯曲,弯曲角度大于 10°。脊柱侧弯的患者中 70% 至 80% 都是青少年。
2013 年,在深圳市教育局的支持下,深圳启动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项目。截至目前,已经筛查了超 100 万人次。结果显示,11 至 14 岁的深圳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约 5%。
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打造健康中国 " 深圳样板 " 的总体要求,市卫生健康委印发了《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强化行动方案》,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免费筛查服务项目列入 2019 年公共卫生强化行动。该项目同时列入了 2019 年深圳市政府民生实事。
项目提出对全市 10 至 17 岁在校学生实施脊柱侧弯免费筛查,指导有侧弯、驼背、斜肩、形体不正等问题的学生进行形体训练。据悉,推出这项服务的目的在于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探索全民健康促进新机制,完善儿童青少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健康深圳建设新格局。中心落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该院将负责这一项目落地实施。
筛查 " 升级 " 用 3D+AI,15秒自动出结果
按计划,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校园筛查团队每年将筛查 60 万深圳中小学生。在传统的人工筛查中,医生要肉眼观察并用特定的仪器手动测量,筛查一个学生大约需要 30 秒钟。今年筛查技术将迭代 " 升级 ",加入最新的 3D 扫描和 AI(人工智能)技术,检测更精准,筛查时间也缩短了一半。
中心正与深圳的科技企业联合开发 3D 扫描 +AI(人工智能)测法分析系统,学生只要往系统前一站,15 秒钟自动出筛查结果。目前系统正在调适期,今年下半年有望正式上线。
放学后 1 小时,校内就能做形体训练
筛查完成后,中心将为孩子们建立脊柱健康电子档案,连续、系统地记录年度筛查及就诊随访情况,向疑似侧弯的学生发放《家长告知书》。即便真的筛查出了脊柱侧弯了也别担心。中心会对侧弯的学生进行分类干预。
对于症状较轻的学生,中心创新性地采取了 " 医校结合 " 模式,委派医生下午放学后进入学校,指导学生在校内进行 1 个小时的形体干预。目前已在百花小学试点。市教育局表示,希望能将 " 百花 " 范本推广至全市各区中小学校区,从而建立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 " 医校结合 " 体系。
" 保护青少年脊柱健康绝不仅仅是几家医院、几个医生就能做到的,它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 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主任颜滨介绍,未来要对学生、家长、老师、校医等做好脊柱健康宣教,规范孩子的日常习惯,甚至在筛查大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书包多重、座椅多高,建立起一整套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治标准体系。
社康 + 体测站就近做形体治疗
对于确诊为脊柱侧弯的学生,在医院初步诊断后,符合治疗标准的,医生会开出形体治疗的 " 运动处方 "。这些形体治疗将参照社保标准,可用深圳少儿医保。
不过,医院场地有限,为了给市民提供便利,中心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手推出了 " 体医结合 " 的模式,与体育部门所属的 11 个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达成合作,成立了深圳市体医融合脊柱健康服务站。这也是深圳体医融合的首个落地项目。
同时,中心也在全市各区(新区)的 10 个社康布局了青少年脊柱健康的社康便民网点。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拿着医生开出的 " 运动处方 " 就近做形体治疗。据悉,明年将分别扩大至 30 至 50 个社康便民网点和体测点,在深圳初步 " 布 " 下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的网络体系。
" 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以 2018 年患病率为基础,深圳青少年脊柱侧弯患病率每年降低 0.5 个百分点以上,5 年之内降低至国际平均水平。" 颜滨表示,中心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深圳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发生和致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少年脊柱健康防控模式。
▲深圳市青少年脊柱健康中心揭牌。受访者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