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交大博士生导师倪某,在学术交流群里要求学生无休工作,并辱骂学生称 " 你们这些垃圾、白痴,有什么资格需要休息 "。听说过周扒皮黄世仁,没想到现实里真有 " 黄世仁 "" 周扒皮 ",还是穿西装打领带的。
最新消息,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发布通报表示,倪冰冰确实在指导研究生论文过程中存在言语不当、师德失范问题,停止其教学工作。
这话说得太客气!还不如网友怼得直率过瘾。
师生贵在彼此尊重。人际交往,勿破边界。这是基本的礼仪认知,为什么在高等教育的顶端,一位博导会用 " 垃圾 "" 白痴 "" 文盲 "" 吃屎 " 这些具有侮辱性的字眼来宣泄情绪,表达不满?学生是垃圾白痴,那你是个啥!
从截图来看,用气急败坏来形容这位倪老师的表现一点也不为过。我们知道,博士研究生毕业是要成果的,导师和学生都背负不小的压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导师出口伤人、把负面情绪向学生宣泄的理由。 对于这位博导来说,不管出于任何理由,他说出这样一番话,显然有失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纯粹是泼妇街道骂街,像这样只顾着压榨学生的博导,又怎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呢?
据肉球所知,早在很久前,导师和博士研究生的关系就变了,学生们喜欢称导师为老板。这老板一叫,似乎就多了一种打工者与雇主的关系。在学校里,导师掌握着学生在学业上的 " 生死 " 大权,于是也常看到一些学生为导师酒桌挡酒,为导师办各种私事。还发生过学生因被导师过度压榨而酿成悲剧的事件。
只怕在某些导师们的眼里,只有名利权威,只把学生当成 " 机器 "。敢问这位博导又是哪款 " 榨汁机 " 呢?
同样在上海,前两天火了一位 " 流浪大师 ",他蓬头垢面,却语出惊人。精通《左传》《战国策》等书籍,向路人讲述《论语》等经典著作,谈企业治理,谈各地掌故。有人点评:" 他穿上西装就是教授,毫无违和。"
当然,网络过度热炒 " 流浪大师 " 不妥,但搁不住人家有真学问啊。再看上海交大的这位倪博导,有身份有头衔,表现却有天壤之别。
不免想起江湖流传的那句话:"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
尊敬的倪博导,科研什么的放一放,先补几堂素质教育课再说吧,别出门吓到谁。
ZAKER 南京 评论员 肉球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