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年,16 岁的段先生和哥哥段某春为谋生计,背井离乡到东莞打工失散,多年寻找未果。15 年后,一通来自深圳市宝安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宝安区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救助站)工作人员的电话,燃起了段某春找到弟弟的希望。2017 年救助站接收段先生后,几经周折帮忙寻亲,近日,终于帮助 31 岁的先生与家人再次团圆。深晚记者获悉,小时候有点智力障碍的段先生,又因段先生多年流浪在外病情加重。目前,一家人为了更好地悉心照料他,决定返回老家,重拾家人相聚的美好时光。
打工失散寻亲路几经周折
2004 年的一天,哥哥段某春带着段先生搭乘汽车从湖南郴州前来东莞打工。抵达东莞当晚,为了节省住宿费用,夜宿东莞某网吧。不料,第二天段某春醒来时,发现弟弟不在身旁走散,四处打探并未找到,当天报警未果。从此,张贴寻人启事,找遍东莞的十里八村未见弟弟踪影,了无音讯。
2017 年 8 月 1 日,宝安区松岗街道东方派出所工作人员在潭头路口发现一男子,因其精神、行为举止异常,工作人员将其送至康宁医院接受治疗,被确诊为未特定的非器质性精神病。8 月 17 日,男子病情稳定,遂送至救助站接受救助。工作人员通过耐心沟通,了解到男子姓段,具体名字家庭住址成员及为何流浪至此一无所知。13 年的颠沛流离,谁也不知道段先生经历了什么?长期以来,工作人员发现先生的智力程度较低,相继为他开展系列的体力、脑力活动,改善智力和记忆状况以助段先生寻亲。渐渐地,段先生记起家人的部分信息。
自 2017 年救助段先生起,救助站将段先生照片和掌握到的基本信息发布至报纸刊登寻亲启事以及推送给 " 让爱回家 " 爱心组织、网络媒体等各种方式帮忙寻找亲人,均未有反馈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 年 3 月 15 日,救助站经过大量信息比对工作后,利用公安部的 " 人脸识别 " 系统,终于对出了一个与他很像的照片和户籍(段先生,湖南郴州人)。根据比对结果,救助中心工作人员按照新的地址,并联系当地村委。村委提供了段先生的家人信息 " 父亲段某徕,哥哥段某春 ",与段先生曾经写过的家人信息完全吻合。于是,救助站工作人员及时联系了段先生的家里人。
为爱回家 15 年后终于相聚
当天上午 10 时左右,段先生的父亲、哥哥迫切来到救助站。这一刻,他们等待了 15 年。哥哥段某春看到失散多年的弟弟站在自己面前不禁喜极而泣,紧紧抱住段先生泪流满面。父亲段某徕看着神情恍惚的段先生,不停地擦拭着泪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么多年儿子终于被找到了。" 能找的都找了,该用的方式也都用了 ",哥哥段某春说。在寻找弟弟 15 年的道路上,段某春一直没有放弃。看到工作人员问询段先生是否认得家人,他迟迟没有反应。段某春看着略显木讷的弟弟内疚感上涌,着急地流出眼泪。段某春告诉工作人员," 弟弟还很小的时候有点智力障碍,没想到现在病情加重,已经认不清我们了。"
在办理了相关的手续以后,段某春一家人终于要带着段先生回家了。" 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再见到弟弟,一家人还能团聚,真是不知道该如何感谢大家,谢谢你们!" 段某春感恩地对工作人员说着。据深晚记者了解,目前,段先生已经接回东莞,段先生平常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呆着,不怎么和人交流。为了更好地照顾段先生,一家人决定辞掉东莞的工作重返老家。
深圳晚报记者彭彩萍通讯员梁妮肖倩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