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文 / 摄)来南京,手捧这本诗歌地图,就仿佛打开了一幅穿越时空的地图。3 月 27 日,"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诗歌地图》进校园 " 活动在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举行。活动上,由江苏省诗词协会顾问、南京市诗词学会顾问、一级作家冯亦同编著的《南京诗歌地图》进行首发。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该书荟萃 85 位历代名家名作 97 首,涉及南京人文景点、山水名胜近百处。书内配有明代朱之蕃编、陆寿柏绘的《金陵四十景图像咏诗》,并依此绘制了 " 古今名胜分布手绘示意图 ",读者可以 " 按图索骥 ",畅游南京名胜,体会诗词的美感与乐趣。
△ "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诗歌地图》进校园 " 活动
△《南京诗歌地图》图书
寻找了 60 多个春秋,才找到这张 " 诗歌地图 "
山水城林的 " 佳丽地 "、诗词歌赋的 " 帝王州 "…… 说起南京的名号,诗词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早在 5 年前,冯老就编著了《南京历代经典诗词》,广受追捧。此次出版的《南京诗歌地图》对经典诗词又进行了精选,选取的诗词大部分与南京现有地名、景点有关,编排上也更有趣、易懂。
△冯老在首发仪式上
冯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南京诗歌地图》结合空间、地理、历史等因素,选取了 85 位历代名家的 97 首诗。结合诗词内容,书中还穿插了明代朱之蕃编、陆寿柏绘的 40 幅南京诗咏图像,几乎每个景都有对应的诗词。" 大部分图像至今仍能找到对应的景点或地名,比如达摩灵洞、清凉环翠、牛首烟岚等。"
△书内穿插明代 " 金陵四十景 " 图像
为让青少了解南京历史、热爱家乡,此次出版的《南京诗歌地图》一大亮点,就是增设 46 个 " 小博士 " 专栏文章,专门介绍诗歌背后的故事。
这也是冯老最得意的部分," 虽然编写只花了一年多,这 46 个小博士是我的精华。我寻找了 60 多个春秋,才找到这张‘诗歌地图’。" 记者了解到,冯老用了 60 多年的时间走访、观察,研究南京诗词,其中许多成果都在此次的专栏文章中可以读到。"
刘禹锡写《乌衣巷》时,还没到过金陵
刘禹锡到过南京吗?清凉山扫叶楼是清初画家龚贤故居?莫愁湖的 " 莫愁女 " 究竟是哪里人?许多 " 历史谜团 ",或许在这里你能找到答案。
比如,刘禹锡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任上写了一组咏怀金陵古迹的七言绝句,总名《金陵五题》,包括脍炙人口的《石头城》、《乌衣巷》、《台城》等。虽然和州与金陵仅一江之隔,但写此篇时,刘禹锡还未到过金陵。
《南京诗歌地图》解释说,刘禹锡为《金陵五题》作序时就提及," 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 也就是说,刘禹锡当时仅凭对六朝古都的强烈向往和满腹才情,写出了礼拜之后金陵怀古诗中的扛鼎制作。在此之后,刘禹锡才到南京。写作时间稍后的《罢和州游建康》,记录了他的行踪。
让诗词从 " 国宝 " 变 " 家宝 ",走入每个家庭
记者注意到,随书还附赠了 " 诗行南京 • 古今名胜分布手绘示意图 ",读者可以 " 按图索骥 ",畅游南京名胜,体会诗词的美感与乐趣。
在冯老看来,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承的国宝。" 无论在凤凰台、赏心亭,还是在玄武湖的台城柳下,伟大的诗人就活在我们的城市里,用诗歌与我们对话。" 他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国宝变成家宝,每个家庭都可以读,每个人心中也能生成一幅 " 南京诗歌地图 "。
△文靖东路小学校园里铺设了 40 幅诗歌思维导图
如今,这幅地图已在文靖东路小学校园里变成了现实。" 在校园的梦想大道上,我们铺设了 40 幅诗歌思维导图。孩子们可以畅游其中,感受诗歌的魅力。" 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校长王红梅说,南京是一座 " 诗城 ",他们希望学生能够因为一首诗,走近一本书,然后因为这本书爱上这座城市。希望所有同学走出校园,走进南京的名胜古迹,给学生更生动的 " 诗行南京教育 "。
△《南京诗歌地图》进校园活动合影
当天,南京市少工委、南京出版社相关领导为南京市文靖东路小学 " 最南京 " 阅读基地授牌并赠书。该书还被南京市少工委主办的 " 向日葵行动计划——诗行南京 "2019 年南京市中小学生诵读学传活动列为推荐阅读图书。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