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郁郁葱葱的桂花树下,5 位逝者的骨灰被深埋在花坛中,2 个月后,他们将化作春泥回归自然 ……3 月 28 日,南京雨花功德园举行了 " 回归自然,礼敬生命 "2019 年南京市生态葬集体安放暨公祭仪式。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殡葬管理处获悉,从 2015 年开始到去年底,南京全市选择生态葬的总共有 5300 多人,其中去年就有 2000 多人。
当天上午,5 户家庭也是南京今年新的生态葬奖补政策颁布实施的首批客户。据介绍,3 月 1 日起,凡南京市户籍人员或驻宁部队现役军人逝世后,选择两不留生态葬的,免除实施生态安葬所需落葬服务费用,同时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于选择可降解骨灰盒的,按每具骨灰 2000 元给予一次性奖励;不使用骨灰盒的,按每具骨灰 3000 元给予一次性奖励。这 5 户家庭都选择了可降解骨灰盒。仪式上,对选择 " 不留碑、不留灰 " 生态葬形式的家庭,现场一次性给予 2000 元奖励。
其中一户家庭代表童先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次是来安放他叔叔的骨灰。" 特地从上海赶回来的。这样的葬式很环保。不和活人争土地,这也是老人家的心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每年有 300 多人会选择雨花功德园的生态树葬。在集体树葬的桂花树下,有九千多人的骨灰。雨花功德园经理叶正生介绍,如果按照传统墓穴的面积来算,安放这么多骨灰需要上万平方米,而这片生态树葬的面积只有 200 多平。" 而且可以重复利用。去年我们总共售出墓穴 1603 穴,其中传统墓穴有 477 穴。其余的都是生态葬,远远高于省里制定的目标。" 叶正生介绍,功德园的生态葬,从 2008 年就开始了,树葬、雨花石葬、墙壁葬,到如今的小型生态墓,土地利用率大为提高,生态葬、穴位葬等殡葬方式加起来,再销售 20 年都不是问题。
最后,活动现场放飞了 200 余只和平鸽,生态葬家属代表、市属公墓代表等分别向九千生态葬英灵敬献了鲜花和祈福巾,以寄托哀思。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