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3-28
亚洲最大慰安所旧址入选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张然)3 月 28 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官方微博获悉,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此次入选省级文保单位,将进一步促进利济巷陈列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

2017 年纪录片《二十二》上映,人们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 " 慰安妇 " 幸存者的生活,她们佝偻的背影,回忆过往时止不住的眼泪,无不让观众揪心。" 二十二 " 是纪录片拍摄完成时,中国被发现健在的 " 慰安妇 " 幸存者人数。根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公开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大陆登记在册仍健在的 " 慰安妇 " 幸存者仅剩 15 人。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关于 " 慰安妇 " 制度主题的专题馆。2003 年 11 月,朝鲜籍 " 慰安妇 " 朴永心老人来到南京,指认利济巷 2 号就是她 1939 年被诱拐来做了 3 年慰安妇的地点,楼上第 19 号房间正是她当年被拘禁的地方,楼梯旁的售票口、她们当年使用过的洗脸间、洗澡间都原样保留着,引发世人高度关注。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原由国民党少将杨春普于 1935 年至 1937 年间陆续建造,为两层砖木混合结构的建筑物,名为 " 普庆新村 "。

1937 年底,日军占领南京后,将利济巷 2 号改造为 " 东云慰安所 ",将 18 号改造为 " 故乡楼慰安所 ",后来两处连在一起。据调查,至少数十名朝鲜籍 " 慰安妇 ",在此惨遭侵华日军的蹂躏虐待。

2013 年,经南京五位专家学者以普通南京市民的身份,正式提出将 " 利济巷民国建筑群 " 认定为文物建筑的申请,学者积极参与该旧址保护的研讨、论证和评审工作。

在学者的推动和文物部门的努力下,2014 年 6 月,"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 " 被正式宣布增补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2015 年 12 月 1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对公众开放。

时隔 4 年,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入选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张建军表示,此次被纳入省级文保单位,将进一步促进利济巷陈列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级文保单位的保护要求,结合纪念馆正在开展的标准化运行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利济巷陈列馆的旧址和文物保护水平。"(图片来源: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官方微博)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侵华日军 南京大屠杀 遇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