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从首家退市央企到首家重新上市,经历重生的长航油运终于要迎来 " 满血复活 "。在恢复上市两个多月后,3 月 19 日,ST 长油披露重新上市后的第一份年度报告,去年净利润 3.6 亿元。随着业绩公司持续盈利,经上交所同意,公司也将彻底摘掉其他风险警示的 "ST" 帽子。根据公告,公司股票 3 月 28 日停牌 1 天,3 月 29 日起复牌,简称由 "ST 长油 " 变更为 " 长航油运 ",日涨跌幅限制从 5% 变为 10%,股票代码 "601975" 不变。
重新上市后业绩股价均不理想
长航油运前身是 1993 年成立的南京水运。1993 年,长航集团以南京油运部分资产发起成立南京水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南京水运),并于 1997 年上市。2007 年,长航集团将南京油运的全部海上运输资产注入南京水运,完成了江海重组,实现了海上资产整体上市,并将南京水运更名为 " 长航油运 "。
因为 2010 年到 2013 年连续亏损,长航油运于 2014 年 6 月 5 日从 A 股退市,成为 2012 年退市制度改革以来上交所第一家因财务指标不达标而退市的上市公司,也是 " 央企退市第一股 "。退市前,其 A 股生涯的最终收盘价定格于 0.83 元。
不过,在当年 8 月转入 " 老三板 "(股转系统)挂牌后,长油并未就此沉沦。2014 年 11 月 28 日,南京中院裁定批准长油的重整计划。此后通过转增股本和以股抵债,长油合计清偿了约 62 亿元债务,13 家金融机构由债权人变成了股东,并承诺自重新上市起 12 个月内不会进行减持。
而这也让退市时 " 追随 " 长油沉入老三板的十多万股东看到了 " 复活 " 的希望。果然,在剥离了最大亏损源 VLCC 船舶(超大型油轮)后,长油逐步恢复了持续经营能力。在 2015-2017 年分别实现营收 54.79 亿元、57.81 亿元和 37.29 亿元,扣非净利润 6.11 亿元、5.29 亿元和 3.80 亿元,其他经营指标也达到了重新上市的条件。2018 年 6 月 4 日,长航油运向上交所提交了重新上市申请,并在当年 11 月获批。
今年 1 月 8 日,阔别 A 股四年多的长航油运终于重回 A 股怀抱,以 "ST 长油 " 的身份重新上市,代码变为 601975。不过,时移世易,A 股市场已不再是 " 乌鸡变凤凰 " 的时代,当天 ST 长油并没有像不少股民期待的那样暴涨,反而全天下跌 23.2%。这还不算完,接下来,ST 长油一路下跌,直至 2 月 1 日跌至 2.04 元的最低点。不过,此后随着股市转暖,ST 长油走出了一个 V 字形走势,到停牌前收于 3.27 元,较 2.04 元的低点上涨了六成,不过离重新上市的开盘价 4.31 元仍有 24% 的跌幅。
而 3 月 19 日,重新上市后发布的首份年报则显示,长航油运去年实现营收 33.78 亿元,同比下降 9.41%,净利润 3.6 亿元下降 12.25%。从分行业情况来看,公司去年的贸易业务营收大幅下降 58.72%,成为拖累业绩的大头。
新老股东均有收获
在退入老三板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长航油运报收于 0.83 元 / 股。不过,依然有不少股东选择坚守,甚至有不少人是在退市整理期冒险杀入。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仍在服刑的前私募一哥徐翔。长油 2014 年中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郑素贞(徐翔之母)、应莹(徐翔之妻)、徐柏良(徐翔之父)以及徐翔,4 人各购买 550 万股,合计持有 2200 万股长油。虽然如今的股东榜上已经看不到,但这部分股票理应尚在冻结中。根据市场人士估算,徐翔买入的总成本在 1800 万元左右,而根据如今的股价,2200 万股已经浮盈了超过 5000 万元。
另外,被称为 "ST 专业户 " 的著名牛散陈庆桃在退市时也持股 800 万股,不过有报道称,陈庆桃在长油重新上市前就已在老三板以 4 元左右的价格出清了这些股份,同样赚得盆满钵满。
" 因祸得福 " 的还有在债务重整中选择转股的一众金融机构。年报显示,最新的十大股东中,除了大股东中外运长航集团,其余全部为金融机构。持股最多的为第二大股东建行江苏省分行,共持有 7.72% 的股份。以当初 2.3 元的转股价格来算,这些金融机构也已浮盈超过 40%。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