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曦)3 月 31 日,著名推理作家、编剧冯华新作《捉影》在南京书展发布。冯华以 " 生活就是故事,故事印证生活 " 为主题,讲述了对创作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理解,现场读者积极互动提问,场面十分活跃。
生活就是故事,故事印证生活
据冯华介绍,《捉影》取材于南京一起真实案例——豪宅男主人死亡,凶手竟是岳父和妻子。巧合的是,案件当事人冯华也认识,所以案发三天后,她就听说了这件事," 当时非常震惊 "。而且这个案子在南京中院审理时,冯华也去旁听过庭审,并从当事人亲属那里了解到一些内情。" 这是一个天生的故事,对任何一个作者来说不可能错过。" 冯华说,此后几年,这起案件反复出现在脑海,却迟迟没有动笔,直到今年,她才将故事酝酿成熟。
迄今为止,冯华一共写过 12 本侦探推理,此次《捉影》是她中断推理小说写作十年后的第一本,也是 " 编外神探 " 系列的第一部。之所以中断这么多年,是因为她也曾陷入写作中经常会遇到的困境:如何突破创作的固定模式,使每一个故事都尽可能有新的面貌。经过近几年在影视编剧方面的深入发展,她有了新的尝试和突破,所以又重新回归侦探小说写作。
有读者提问新书为何起名《捉影》,冯华给出了她的解释。书中讲述的案件,本就是从 " 捕风捉影 " 开始的,有着超强记忆能力的江小流,因为听到健身房老板前后不一的矛盾对话,对谈话中 " 生死不明 " 的人产生了强烈的怀疑,便与派出所警察一起探寻这个真相,由此引出一系列惊天大案。另外,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其他匪夷所思的地方,案件越来越扑朔迷离,各种影子叠加,迷雾重重,甚至到了案中案、连环杀的地步。
冯华的小说无处不贴切 " 故事取材于生活 " 这个主题。基层派出所是人们生活中很了解的一个场景,它被认为是一个处理鸡毛蒜皮小事的地方,但很多刑事类案件大都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小区周遭发生的,这一场景的设定也利于拉近读者和作品的距离,更能启发人们:在特别寻常的角落,也可能隐藏着难以置信的恐怖。
从军人到作家,不变的是初心
冯华有诸多头衔加身:" 畅销书作家 "" 知名编剧 "" 纯粹推理女王 ",她凭借电影作品《警察有约》(夏雨主演)获 2003 年 " 金鸡奖 " 最佳编剧提名,其作品《英雄之战》(陆毅、何润东主演)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为国内刑侦女作家的代表,她的文学作品善于将人类灵魂深处的罪恶和残忍与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中的恐怖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让人细思极恐的效果。
在编剧、作家这些标签身份之前,冯华还曾是一名军人。离开部队和选择写作是她人生到了一个节点做出的选择,因为不甘于安逸、永远可预知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她 " 决定要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哪怕这样的未来完全无法预料,但因为喜欢并且努力过,就已经足够。" 无论当兵还是写作,都很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体力,在部队中学到的 " 坚韧 " 性格,也使得她有勇气去面对写作中的困难。
在现场读者提问刑侦小说人物设定、情节构思的必备套路问题时,冯华给出了自己的观点。无论是侦探推理小说还是其他任何类型的小说,都没有套路,有的只是扎实的功底,大量的训练,丰富的阅历,真诚的讲述,如果再加上深刻的思考,才能使得作品更加优秀和被读者接受。
讲座最后,冯华也对现场想要入行的读者分享了个人的写作心得:可以去坚持长跑,写作就和跑步一样,脚下的每一步都是真实的,脚下的每一步都需要靠自己迈出。不管快慢,只要还在坚持跑,就一定会在前行。
(出版方供图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