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02
深晚报道|南沙大桥今日12时正式通车 将分流虎门大桥三成车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粤港澳大湾区新通道南沙大桥。 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珠江航道上,南沙大桥如长虹卧波,广东又一超级工程建成。深晚记者从广东省交通集团获悉,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将于 4 月 2 日 12 时通车。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又一新通道将启用。通车后,从广州到深圳的路程可缩短 10 公里,比现在缩短约半小时车程,将大大缓解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繁忙交通,为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打通新的动脉。

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投资建设的南沙大桥将于 4 月 2 日通车。4 月 1 日 9 时,深晚记者受邀采访 " 超级工程 ",记录南沙大桥雄姿。

虎门二桥项目总体命名为 " 南沙大桥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表示,经有关管理部门同意,虎门二桥项目总体命名为 " 南沙大桥 ",请车主注意沿途交通指引。

据了解,南沙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以来,首个投入使用的 " 超级工程 "" 民生工程 "" 创新工程 "。南沙大桥于 2013 年 12 月 28 日动工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额 111.8 亿元,使用年限 100 年。采用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 100 公里,全长 12.89 公里,包含两座超千米的世界级跨江特大桥。

路线起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顺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高速公路南环段,同时与广珠北线高速公路连接,经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先后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坭洲水道后,穿越虎门港进入东莞市沙田镇,终点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相接,并预留与规划中的河惠莞高速公路接口。

南沙大桥早前已通过验收,静待 4 月 2 日通车。

多项 " 第一 " 树立 " 超级工程 "

过去 20 年,虎门大桥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唯一的一条高速公路通道。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曾经的大通道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行能力更大更强的直接跨江通道——南沙大桥,应运而生。

南沙大桥开通之后,将成为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创造多项 " 世界第一 "。其中,坭洲水道桥的索塔高 260 米,相当于 90 层楼高度,是国内最高的悬索桥桥塔。

据悉,南沙大桥两座超千米级特大跨度悬索桥同时建设属世界首次,其中坭洲水道桥 1688 米,跨径位居钢箱梁悬索桥世界第一;90 米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直径为世界第一;49.7 米钢箱梁宽度为世界第一;260 米主塔高度为国内悬索桥第一;散索鞍单件重达 180 吨,为国内最大铸钢件。钢箱梁桥面环氧沥青铺装,总面积达到 13 万平方米,为世界最大规模应用;引桥采用预制拼装节段箱梁,共 3533 榀,为广东省第一次大规模采用节段预制拼装法施工的桥梁。

南沙大桥

将分流虎门大桥三成车流

南沙大桥开通后,将迎来清明车流考验。南沙大桥设计日均标准车流量 10 万车次。据了解,目前每天通过虎门大桥、黄埔大桥、虎门轮渡等过江的双向车流近 20 万辆,东西行流量大致相当。其中,虎门大桥日均车流 11 万辆,严重超出道路设计流量。

据省交通集团分析,南沙大桥开通后,估计将分流虎门大桥 30% 的车流,分流黄埔大桥 17% 的车流。由于部分连接路段还未完全开通,如番莞高速沙田枢纽至厚街南枢纽段 4 月底才能通车,对于车流引导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预计清明期间日均车流量在 6 万辆次。

虎门二桥项目营运负责人高严广表示,全线设计时速为 100 公里。周边连接的路段有不同的限速,比如南二环的限速是 120 公里时速,车主出行时,行经不同路段要注意控制车速,以免超速违章。

他提醒,虎门二桥主线均采用桥梁方式,桥面离水面 60 米,相当于 20 层楼高,横风较大,路面禁止停车。

相关链接

南沙大桥收费标准

2019 年 3 月 14 日,省政府批复了省交通运输厅、发展改革委南沙大桥的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明确为:1 至 5 类车的收费系数分别为 1 元、1.5 元、2 元、3 元、3.5 元,客车实行按次计费,东涌互通立交至海鸥岛互通立交段收费标准为 18 元 / 标准车次,海鸥岛互通立交至沙田互通立交段收费标准为 24 元 / 标准车次;也就是说,标准车次走完南沙大桥全程收费 42 元。

货车实行完全计重收费,东涌互通立交至海鸥岛互通立交段基本费率为 0.54 元 / 吨公里,海鸥岛互通立交至沙田互通立交段基本费率为 0.77 元 / 吨公里。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通讯员 粤交集宣

相关标签

虎门 高速公路 超级工程 粤港澳大湾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