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02
深晚报道| 男子多病缠身每天服药多达15种!多学科会诊为其减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1 岁的张先生家住深圳罗湖区,多年来一直遭受疾病的困扰。从 12 年前出现血脂异常升高,又陆续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病、前列腺增生、中风等,平日需要口服的各类药物多达 15 种。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通过多学科会诊和专科治疗,为患者成功减药,收获新生活。

10年间吃了 10 余种药

12 年前,张先生就出现血脂异常升高,甘油三酯高达 17mmol/L,一直使用降脂药治疗,效果不佳,3 次发生急性胰腺炎。之后,又陆续诊断出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脏病 3 期等多种疾病。

由于病情复杂,张先生辗转多个专科就诊,导致张先生平日使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降糖、调脂、抗凝、护肾等多达 10 余种。另外,因害怕心梗,不敢用力排便,还需要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久病成医,多年的求医经验让张先生形成一个意识:要多吃药,药物越多越能缓解病情。尽管担心每天吃这么多种药会带来不良反应,也厌倦于服用多种药物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但张先生也顾不上了。

多学科会诊成效显著

近日,他来到中山七院神经医学中心检查脑梗死后遗症,本想让医生再加点药物,没想到学科带头人周列民教授仔细询问阅读患者病史和既往病例资料后,提出要为患者减药。

周列民教授指出,面对 " 病多 "+" 药多 "+" 药物副作用多 " 的复杂现状,需摒弃以 " 病 " 为中心的治疗导向,而转为以 " 病人 " 为中心。面对复杂病人,需要有多器官损害的全方位诊治视角,并由多学科共同参与,给病人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通过神经医学中心、内分泌科、泌尿外科、药学部、肾内科以及心血管中心、普外科等相关科室专家的多学科会诊。内分泌科主任李芳萍指出,患者每天使用 4 次胰岛素可改成预混胰岛素每天两次注射;患者血压高并前列腺增生,可将坦索罗辛更换为多沙唑嗪 …… 药学部副主任王黎青表示,患者已增加一种降压药,可逐渐停用美托洛尔,患者应调整生活方式,请营养科会诊指导患者进食纤维素丰富的饮食,以生活方式降血脂,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停用开塞露。

患者收获新生活

后来,张先生因为脑梗已经到恢复期,便转到内分泌科进行代谢相关疾病的专科治疗。针对张先生病情又组织了一次科内大讨论,并多次找张先生及家属谈论病情、疏导情绪,减轻他的焦虑情绪,并继续减少他的非必要用药,以最少的药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先生自觉比以前精神多了,没有使用开塞露也可以正常解大便了,一直担心的血脂也明显下降了,血糖、血压也正常了。现在张先生每天使用的药物已经减少到了 8 种," 住过这么多家院,第一次有医生跟我说我需要减药,减药以后病情却好转了,人也轻松多了,这家医院给了我不一样的体验。" 张先生说。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杨莉丽 温志鑫

相关标签

胰岛素 糖尿病 医生 胰腺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