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 在中国,唐代寺庙遗址非常稀少,而江苏张家港便有一处,那就是黄泗浦遗址。
△黄泗浦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黄泗浦遗址是唐代大和尚鉴真第六次东渡的出发地。2008 年起,由南京博物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和张家港博物馆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为期 12 年的考古,发现了唐代尊胜禅院遗址、南宋栈架式木桥遗址,来自全国 20 多个窑口的瓷器、大量开元通宝 ……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说," 这里是天然博物馆,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遗迹点。"
前不久,在 "2018 全国十大考古评审会 " 上,黄泗浦遗址吸引了全国考古专家的目光,成功挤入 "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 之一。
那,黄泗浦遗址都些什么重大发现呢?4 月 2 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江苏省文化记者协会到现场一探究竟。
20 多个窑口 6000 多件器物,全国各地的瓷器曾在这汇合
黄泗浦遗址在张家港市杨舍镇安庆村,面积达 1.2 平方公里。遗址核心发掘区在大片农田里,油菜花开得正旺。
走在发掘现场,可以看到黄泗浦河遗址、寺庙遗址 ……" 这里既是一座天然博物馆。" 林留根说。这并不夸张。在黄泗浦河遗址区,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古河的河底铺满了各种瓷片,一个元代磁州窑大盘,在正中间。除了碎瓷片,还有精美的石雕,看起来像是古桥的栏杆。
在张家港博物馆的库房里,从黄泗浦遗址出土的瓷器摆满了一个个架子;地上,一个个篮子里也是文物,有铜镜、开元通宝 ……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泗浦遗址考古发掘领队周润垦介绍说,出土的文物光可以修复完整的有 6000 多件(套),出土文物从隋唐时期一直跨越到明清时期。
△考古发掘出的可修复文物
细细看去,出土的瓷器按照各个窑口摆放。越窑的双耳罐、长沙窑的大盆、景德镇的瓷碗、宜兴窑的壶 …… 周润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几乎是全国各地烧制的瓷器,都在这里集结了。有的瓷器造型奇特,比如出现莲花纹、八爪鱼纹,碗底是玉璧式的,一看就是价值连城。为什么这里瓷器种类如此丰富?周润垦解释说,这说明,在唐宋时期,这里是一个贸易港口,而且非常繁荣。
除了瓷器,这里还出土了大量开元通宝、葡萄纹饰的唐代铜镜。其中,唐代古钱币都是从黄泗浦河遗址里出土的,而葡萄纹饰的铜镜则是从一口水井中出土的。" 别小看了这个铜镜,在唐朝一枚这样的葡萄纹铜镜可以换一个婢女。" 林留根说。
△铜镜 南博供图
这个古寺庙遗址了不得,曾是日本唐招提寺蓝本?
南大门、中门、金堂、讲堂、食堂、僧房 …… 这是现在日本唐招提寺的格局分布。
△日本唐招提寺平面布局 南博供图
△黄泗浦寺院建筑 南博供图
巧的是,在黄泗浦遗址也发现了唐宋时期的寺庙遗址。经过清理,可以看到寺庙的房子有的方方正正,呈回字形;有的则一长排连接在一起,房与房之间,还有排水沟。在房址内,还发现多口古井、灶子、仓库等。" 虽然只剩下房子的遗址,但也非常难得。目前,全国发现的寺院遗址屈指可数。" 林留根对现代快报记者说。
△尊胜禅院遗址
史料记载,古黄泗浦是一个大港口,这里有寺庙。唐朝时期,寺庙为尊胜禅院;后来,尊胜禅院破败被废,到了宋代,又进行了复兴,改名为净居禅院。" 寺庙座南朝北,山门朝南开,东面是黄泗浦河。" 林留根把寺庙遗址的格局和唐招提寺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几乎是一致的。
" 史料记载,唐代大和尚鉴真前五次东渡失败,第六次东渡的出发地,就是黄泗浦。" 林留根说,结合史料以及考古发现,可以推定,1300 多年前,鉴真第六次东渡就是从这里出海的。历史上,鉴真曾经在这里居住了一个月左右。而当时遣唐使的大船停泊在黄泗浦河转弯口,那里河面曾经宽达 90 米。
鉴真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学,还带去了医药典籍、茶叶等,并建了唐招提寺。" 根据史料推断,鉴真应该是根据中国寺庙的格局筑造的唐招提寺,这个寺庙遗址可能是唐招提寺的蓝本。" 林留根说,在遗址中,还出土了大量的茶碾子,这也为鉴真东渡为日本带去茶文化提供了证据。
△栈架式木桥复原 南博供图
这个古桥遗址告诉你,宋代造桥技术有多高
说到古桥,很多人脑海里蹦出的是:赵州桥。那是隋朝建的大石桥。之后,似乎没有什么古桥能让人记忆深刻。
在黄泗浦遗址,也有古桥。横跨在黄泗浦河遗址上,就有一种拱形的石桥,方桥。不过,比起赵州桥,方桥的年代差远了,这是一座清代的单孔石桥。
那么,古代的桥都是石桥吗?都是拱形的吗?在考古现场,周润垦清理出了宋代的古桥遗址,并请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刘妍对古桥进行了 " 复原 "。现场,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古桥遗址上,每相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木桩,这些木桩排列齐整,虽然 700 多年过去了,它们还保存完好。
△南宋栈架式木桥遗址
" 经过给木头测年,我们知道这些木桩是公元 1210 年— 1281 年之间的,也就是距今 700 多年。" 周润垦说。那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桥,是怎么搭建的呢?通过技术还原,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一座栈架式木桥。当年,木桥的宽度在 50 米左右,横跨在黄泗浦河上。所谓栈架式古桥,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放一根桥梁,在桥梁两端支架,而后在上面搭木板。和现在的栈道比较接近。
" 南宋古桥遗址的发现非常珍贵,通过它,就可以知道,700 多年前,江苏人的造桥技术有多高了。" 林留根说。
好消息:将来你也可以来 " 考古 "
考古学家们用了 12 年时间,从无到有,终于让黄泗浦遗址露出真容,也让人们知道,1300 多年,鉴真大和尚就是从这里出发,成功东渡日本的。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遗址现场,高低深浅不一。不仅有古井、古寺庙、古河道,还有瓷片、铭文砖等。未来,这里怎么办?张家港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将来这里将做考古遗址公园,对公众展出。未来,公众来到这里,可以体会到鉴真东渡时的心境,可以感受 1300 多年前这里的繁华。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