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黄隽 记者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4 月 3 日上午 9 点半,南京 400 多位市民扶老携幼,手持鲜花,在中山码头登上首轮 " 江祭船 ",一同悼念永眠于母亲河长江的亲人。
上午 10 点,祭扫船只行驶至江葬水域停稳后,举办了简短而庄重的追思仪式。面对滚滚江水,伴随着轮船的鸣笛声,亲人们将手上的鲜花花瓣摘下,一片片地撒落在江上,看着花瓣在江面上漂荡开,让无尽的思念也随着江水起伏。
期间,为保障江祭活动安全顺利的开展,南京市海事局执法人员协调海巡艇在现场进行了维护与监控,并对上下水船舶进行了疏导和协调。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态葬、文明祭扫的观念深入人心,有些市民会选择江葬这种生态葬方式。南京从 1991 年首次倡导 " 江葬 " 开始,目前有近万名逝者选择与江水同眠。2004 年开始,为解决市民就近到江边自行烧纸钱,既不环保也不安全的问题,市殡葬管理处还为市民搭建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祭祀平台。每年清明期间统一组织集体江祭活动,引导市民以抛撒花瓣、张贴祈福卡、朗诵祭文、面向长江寄语等方式表达对亲人的祝福与怀念。
据介绍,为鼓励更多市民选择江葬这种生态文明的骨灰处理方式,2015 年出台了《南京市免除集体江祭费用实施办法》,首次向本市户籍选择江葬的逝者家庭颁发《江葬证》,对参加市殡葬管理处组织的集体江祭活动的本市户籍家庭,每户限免 6 张登船票费用,并赠送每户花瓣 1 包,每人鲜花 1 枝。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满足市民对骨灰江葬先人的祭祀需求,今年,从 4 月 3 日至 7 日共安排了 11 艘祭扫船只,发放登船票 4280 张。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