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03
厉害了!雨花石还能玩出这般新花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阿里亚 文 / 摄)清明小长假,爱好雨花石的朋友们有了个好去处。4 月 3 日,《清明时节雨纷纷,石城花雨醉石城—初春寄情赏石艺术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家大院)开展。3 斤重的红色心形雨花石、造型逼真可爱的人形雨花石、江南院落、栖霞山 …… 展览集中展示了五位雨花石名家倾心收藏与创作的佳作妙品,一系列融入金陵元素的雨花石让观看者倍感亲切。

3 斤重的心形雨花石,你见过吗?

展厅的玻璃橱柜理,摆着一块晶莹的红色雨花石,很夺人眼球。它近似心的形状,上面的花纹也十分精美。" 雨花之心,它很厉害的,全国只有这一颗。" 雨花石网的创办人李昱宁介绍,心形的雨花石比较少见,大多都是小颗粒状且形状扁扁的,这样立体饱满的心形雨花石很罕见。" 而且它是纯天然的,足足有 3 斤多 " 李昱宁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颗雨花之心是 2015 年,他从一位石商手中淘来的,是他最珍爱的藏品之一。

" 红色不单指它的颜色,心形也不仅是石头的形状,更象征着雨花英烈高尚的革命献身精神。" 李昱宁说。

雨花石是南京地区特有的观赏石,也是南京的标志性物产之一。它玉质天章,色彩绚丽,小巧玲珑,纹理奇妙,图案丰富,包罗万象 …… 每颗石头都能演绎出一个故事。" 历史记载南唐后主续聘小周后为妻,‘纳采’九礼中便有两块雨花石,取双石‘意在两固’之意,可见,在当时雨花石已融入人们的婚恋习俗中。" 据李昱宁介绍,南京赏石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雨花石的考古发现,南京的石文化史形成于唐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雨花石鉴赏习俗已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形状各异的雨花石组合成了一个个小家

参与本次展览的 " 一家亲 "" 五子闹春 "" 俺家老院 "" 春到栖霞 "" 梅园 " 等都是刘建忠创作的作品。自退休后,他因兴趣搞起雨花石创作。由于具备美术功底,他以雨花石为创意源泉的作品也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作品 " 一家亲 " 是用雨花石组合在一起的一个个小人。其中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手牵手的一家三口、有 " 身穿 " 情侣装的夫妻、有戴着华丽项链和小包的母亲和背着双肩包的儿子、有带着坐在婴儿车的孙女散步的老奶奶、还有把女儿温柔地抱在怀里的母亲 ……" 我想表达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生百态。起初我只做单个小人,后来,我就把相近的石头拼接起来组合在一起。" 刘建忠说自己的创作灵感全部来源于生活。

作品引来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和拍照。" 带孙女的老奶奶怎么满脸疲惫,太形象了吧!"" 这对夫妻的身子都是花色不同的黑白石头,可真搭。"" 这个女人戴的小包太小巧精致了吧,居然也是石头材质的?" 他们满脸好奇地问。" 这些都是未经过染色、加工和雕琢的天然雨花石。单个小人的头和身子拼接之前和数个小人组合在一起之前,我都会仔细挑选,把相近的石头运用在一起。你看这些小人都自带各种各样的微表情,这不是巧合,在开始创作前,我就会想象它符合哪一种场景和身份。" 刘建忠透露说他的下一个系列作品主题是西游记,计划创作 20 个组合的石头小人,目前已完成 7 组。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李昱 南京 江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