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远眺天下第一壶。 ( 贵州图片库供图 )
这个春天 , 你在哪座茶山 ?
经历一个漫长冬季的蛰伏 ,700 余万亩茶园渐次苏醒 , 贵州的茶山渐渐热闹起来。
茶山上 , 除了采茶工人、制茶师 , 无数循香而来的爱茶人成为茶山第一批客人 , 只为喝到初春第一杯新茶。一片片茶园成为靓丽的风景 , 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
" 茶叶 +" 丰富旅游新业态
" 想不到湄潭茶海景色如此迷人 !"
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凡女士兴奋地张开双臂 , 感受着浩瀚茶海带来的宁静与生机。
在 " 翠芽 27° 景区 " 核桃坝茶海生态园 , 放远望去 , 茶园连成一片 , 郁郁葱葱一望无垠。
自春茶采摘开始 , 每天到 " 翠芽 27° 景区 " 游玩的游客日渐增多 , 络绎不绝。
湄潭 " 翠芽 27° 景区 " 是 4A 级旅游区 , 包括核桃坝茶海生态园、七彩部落、田家沟等景点 , 集民族文化、茶园风光于一体。以茶庄、驿站、农家旅馆、采茶制茶体验、农耕文化体验、乡土风情体验等为一体的茶旅发展态势引领着旅游产业持续发展。
" 以‘茶旅’创新思维丰富旅游新业态 , 是带领茶乡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效方法。" 湄潭县茶产业中心主任刘学辉表示。景区的多数村民不仅只是茶农 , 更多 " 变身 " 成了老板。
" 每到采茶季 , 除茶园带来收益外 , 自家开的‘徐记大食堂’也能带来可观的收入。生意好时 , 可接待游客 200 余人 , 收入上万元。" 金花村七彩部落村民徐学良美滋滋地告诉记者 , 自从茶区变成了景区 , 每到旅游高峰期 , 餐馆常常满座。
湄潭县通过一二三产融合 , 实施茶旅一体化发展 , 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 , 重点打造了 " 翠芽 27° 景区 "、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象山茶博公园、云贵山茶园等主题景区。2018 年 , 该县荣获 " 全国茶旅金牌路线 " 称号 , 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 , 年接待游客 506 万人次 , 实现旅游收入 39.5 亿元。
毗邻的凤冈县、余庆县也各自探索出了茶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 , 凤冈县推出 " 茶海之心——花开长碛——冉渡滩生态农业观光园——玛瑙山古军事洞堡——水河知青茶园——太极洞——九龙生态农业养生园——响水岩古银杏群 " 等乡村旅游线路 , 指导茶农开办茶庄和农家乐 , 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导游等服务实现增收。同时 , 以 " 茶园 + 茶厂 + 茶庄 "" 茶园 + 茶厂 + 茶庄 + 茶专卖店 " 等新业态方式 , 加快茶旅一体化发展。仅田坝 4A 景区 , 乡村酒店、茶庄就有 32 家。
余庆县松烟镇二龙茶区建成了茶文化广场、茶庄、茶青交易市、茶叶电子商务中心、松烟花谷农业观光园、气模式会场 , 还打造了以骑游乡村为特色的 " 中国第一骑游小镇 " 旅游品牌形象 , 形成 " 园区 + 文化 + 旅游 + 体验 + 消费 " 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目前 , 二龙茶区年游客人数达 10 万人 , 带动农户发展餐饮、住宿 30 余家 , 形成游茶山、采茶制茶体验、品茶、骑行、赏花于一体的茶旅综合体。
深度融合 让美丽乡村更美丽
3 月 30 日 , 都匀市毛尖镇螺丝壳茶山上 , 迎来一批深圳客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考察都匀毛尖茶种植基地 , 认领茶园。
" 客人们亲眼看到了都匀毛尖茶有机生态的种植方式 , 对毛尖茶的干净品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都匀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传承人张子全笑着说。
从 2013 年起 , 黔南州就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发展茶产业措施 , 促进 " 茶旅 " 融合。" 十三五 " 期间 , 黔南州也将茶旅一体化作为文化旅游中的重中之重。
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谭夔告诉记者 , 黔南州以茶为主题、以茶资源为基础、以茶基地为载体、以市场为动力、以旅游为内容、以一体化为目标、以产业化为导向 , 形成黔南州茶旅一体经济链 , 实现产业共融。同时 , 将 " 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赏茶景、体验茶俗 " 等贯穿于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全过程。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 , 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 , 将茶民俗、茶文化打造出特色旅游产品 , 以形成 " 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 " 的一体化局面。
此外 , 黔南还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 , 让老百姓积极参与茶旅产业 , 成为建设主体 , 通过外来人员的休闲旅游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 , 从而强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 , 实现良性循环。
茶区变景区 产业形态更丰富
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贵州茶园由于生物的多样性 , 呈现出不同的美景。一片片茶山 , 正成为游客春季买茶赏花、夏季避暑纳凉的理想场所。生态茶园在接纳游客的同时 , 如何保护好这一片净土 , 各个茶山开始自己的探索与实践。
贵阳市红枫湖畔的红枫山韵茶庄 , 从 2016 年开始涉足茶旅一体化发展。发展之初便从 2000 多亩生态茶园中规划出靠近公路的 100 余亩茶园 , 单独建成游客体验区 , 让游客体验采茶、炒茶、泡茶乐趣的同时 , 保护好核心茶区的生态环境。同时 , 红枫山韵茶庄还单独开辟游客制茶体验车间 , 和茶叶生产车间完全隔离开来。
在贵州 , 很多接待游客的茶区已经开始纷纷建立单独的体验区 , 一些工厂车间为了接待游客 , 还专门建立了隔离的参观通道。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继承告诉记者 , 生态、干净是贵州茶叶的核心竞争力。贵州的茶园生态环境良好 , 成为贵州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茶旅一体化发展促进了贵州茶叶的生产和销售 , 增加了当地茶农收入。在大力发展茶旅一体化的同时 , 一定要加强景区的规划和管理 , 将游客体验与茶叶生态种植加工严格区分开来 , 保障茶园的生态安全和茶叶生产环境的卫生。(记者 樊园芳 谢国欢 梁晓琳)
[ 责任编辑 : 刘菲 谢素香 ]
来源:新华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