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05
1213朵菊花缅怀遇难者,清明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哭诉经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季雨 / 文 马晶晶 / 摄)清明寄哀思,4 月 5 日,上午八点左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门前就排起了长队,参观者手拿菊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缅怀遇难同胞。在死难者名单墙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凝视着镌刻在 " 哭墙 " 上的名字,他说: " 亲人走了 82 年了,我们痛哭怀念了 82 年。"

1213 朵菊花缅怀遇难同胞

上午八点半,纪念馆雕塑广场前,参观者手持菊花陆续进场。在清明节这一天,纪念馆准备了 1213 朵菊花,分发给向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捐款的观众。82 年前的 12 月 13 日,南京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 万无辜的同胞被侵华日军杀害。1213 朵菊花,每一朵都寄托着人们的哀思。

△扫码捐款领取鲜花祭奠同胞

参观入口处," 捐款菊花 缅怀同胞 " 的指示牌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关注,他们扫码捐款,从工作人员手中获赠菊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今天,准备了 1213 朵菊花,观众扫码捐款就可以了。观众的所有捐款都将用于帮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他还不停地对前来捐款的参观者表示,钱不在乎多少,主要是心意。

△扫码捐款领取鲜花祭奠同胞

重庆大学大一学生曹战勇说:" 我是从重庆过来的,这是我来南京的第一站,想在清明节这天来缅怀遇难的 30 万同胞。" 刚刚他捐了 10 元钱,他告诉记者希望这笔钱能真正用到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身上,让他们晚年幸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 哭墙 " 前哭诉当年经历

上午九点半,2019 清明祭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启动仪式,在纪念馆墓地广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前举行。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站在死难者名单墙前,指着亲人的名字,一字一字地念着。亲人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名字永远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心中。看着熟悉的名字,幸存者艾义英老人思绪又回到了 1937 年," 日本人冲到我家里来,把我的叔叔,堂哥都带走了,我当时就拖着我爸爸哭,喊着说我也跟你走,弟弟才两岁,你走了我怎么办,你不能走。" 艾义英老人眼含泪水,讲述和父亲分别的场景,不曾想," 爸爸你不要走。" 这句话竟成了艾义英和父亲最后的对话。

清明节前来祭奠亲人的还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阮定东、濮业良、石秀英、艾义英、刘民生、马庭禄、马庭宝以及他们的家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 亲人受害 82 年了,也让我们痛哭怀念了 82 年。每年我们都要在清明之时来纪念馆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名单墙前祭奠英灵,怀念亲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说。

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一一走到死难者名单墙前,向亲人敬献鲜花,表达思念。

启动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 "

此次参加清明祭的还有日本铭心会代表松冈环、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大门高子一行人。松冈环拥抱了现场的每一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并祝愿他们都能健康长寿。多年来,她一直在为传播这段历史真相而努力着,她说:" 即便我们只是烛光,也绝不能让它熄灭,我向在座的各位死难者遗属以及中国人保证,一定要将这段历史传承到下一代。"

" 幸存者越来越少,抢救记忆,延续记忆行动刻不容缓!" 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会长张连红说:"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扫先人的节日,也是我们寻根、凝聚家族和民族记忆的特殊日子。以此为契机,今天我们正式启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代传承记忆行动’,为世界遗产续写新篇章,为人类和平贡献力量。"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刘民生的女儿刘榴表示," 这场灾难在中国人心中刻骨铭心,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第二代,我们有责任将这段历史传承下去。

(编辑 周冬梅 高霞)

相关标签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捐款 遇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