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岁的赵女士和父亲去泰国旅游回来后,出现低烧盗汗、脸长红疱的症状,且右腿红肿。经过一段时间的中药调理并没有好转,右腿反而肿成左腿的两倍,俨然一只 " 大象腿 "。在医院经过检查,诊断为淋巴瘤。
盆腔多发肿块竟是淋巴瘤
2018 年 11 月 16 日,赵女士经朋友推荐来到了中山七院,接诊的是肿瘤科主任汪波。汪波从事临床及研究工作二十余年,长期专注于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怀疑这很可能是淋巴瘤。他认为赵女士的病情不能拖延,当天就为她安排做了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经病理及分子分型分析,赵女士所患淋巴瘤为恶性程度较高的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分期属最晚期。
四周期化疗后肿块几乎消失
住院后,闲不下来的赵女士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淋巴瘤的知识,也加入了病友群,认识了许多病友,这为她之后的治疗提前打了 " 预防针 "。由于淋巴瘤具有高度异质性,治疗手段多样,不同病理类型和分期的淋巴瘤在治疗强度、治疗方案和预后上存在很大差别。针对赵女士的情况,汪波带领的淋巴瘤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化疗方案。
因为赵女士肿瘤分期晚,肿瘤负荷高,发生肿瘤崩解的风险大。在汪波的指导下,第 1 周期的化疗分次分量执行、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经过 4 周期的化疗,如今赵女士的肿瘤已达到完全缓解,再过不久就可以治愈出院了。她说:" 出院后要拥抱生活,未来可期。"
淋巴瘤是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
淋巴结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 0.5 厘米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亦无压痛。肿大的淋巴结是人体的烽火台,是一个报警装置。
淋巴瘤是免疫系统恶性肿瘤。2015 年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淋巴瘤患者发病率是十万分之九,并且以每年 4% 的速度上升,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淋巴瘤有 60 多种亚型,不同亚型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
" 部分淋巴瘤可能完全治愈,是治疗效果较好的恶性肿瘤之一。" 汪波介绍说,青壮年最容易得淋巴瘤,可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若出现以上症状,特别是大却不痛不痒的淋巴结,更要高度警惕,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李艾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