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杨少玉 记者 严君臣)4 月 4 日上午 8 点多,南通如东供电值班室里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接到紧急任务的戴军和同事们立刻驱车前往 7 公里外的故障点。不到一刻钟的时间,故障顺利排除,专线恢复正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难题,得益于这么多年来这支队伍积累的丰富经验。厚厚 " 抢修秘籍 "、针对百姓需求 " 量身定制 " 出的多项发明专利 …… 成立 18 年来,为了能缩短停电时间,更快地为百姓们恢复供电,他们琢磨出了不少 " 神器 "。
18 年手写 " 抢修秘籍 "
△ 为孤寡老人更换老旧线路和开关
在国网江苏电力(如东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 17 支队伍 158 名成员中,提起戴军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同龄人说起他,各个佩服他的专业技能高超,年轻人说起他却有一点点畏惧,因为他是出了名的严师,而他最有名的还是那几大本手写的 " 抢修秘籍 "。
△ 戴军的手写 " 抢修秘籍 "
那是一些写满了线路、杆号、变压器名称和工作内容的笔记本,是戴军的日常工作记录。" 抢修秘籍 " 是同事们给它们取的名字。每一页上都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字。这些笔记上还有着不同颜色的笔迹和各种标识图案,黑色的是日常的工作内容,红色的记录着一些特殊天气、故障情况和检修结果,横线、圈圈、三角则是戴军认为每项工作中重点难点关键点。
从 2001 年开始,戴军便有了这样的记录习惯,一来是为了自己方便,及时记录总结日常的工作让自己心里有数,二来也是通过慢慢积累从而掌握第一手缺陷资料,便于更快更好抢修运维。正是戴军的这个有心之举,使得抢修工作有章可循,很多突发事件和疑难杂症都可以从过往的记录中找经验,找方法,一一迎刃而解。
6 年 " 磨 " 出专利技术
从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服务队的成员们还钻研出了不少自己的发明。52 岁的队员孙德斌发明的第四代 " 接地故障查找仪 ",能在 45 分钟内快速排除线路接地故障,缩短停电时间,被他的队友们赞为 " 神器 "。
△ 孙德斌在自家搭建了 " 工作室 "
在老孙的记忆中,以往一条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巡线人员要踏上漫长的路,逐根电杆仔细查看设备,碰到阴雨天或是夜间,更是找不着北。" 能不能发明一套快速检测的设备呢?"2012 年 7 月,孙德斌搬出了自己的 " 神器 " ——一套由 UPS 电源装置、逆变器、灯泡和钳形电流表等装置混合形成 " 接地故障查找仪 ",能通过电流表变化迅速定位到故障位置。
从第一代装置到第四代装置,他整整花了 6 年多时间,设备变得越来越精致,电池寿命越来越长 …… 每研发一套装置都需要经过上百次的试验,在老孙的微信里,珍藏着许多设计原理图,连集成电路板都是自己画出来的。
" 每天都要花四五个小时在技术研究上。" 孙德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天傍晚五点多下班后,他所有时间都被家里的 " 工作室 " 占据了,被同事们戏称为标准 " 宅男 "。家里已经俨然成了试验场,到处都有散乱的零部件。一旦沉迷进去,他会完全忘记时间的流逝,往往要到凌晨一两点才睡。而他的努力也换来了优异的成果,如今他已拿到 20 多个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不论刮风下雨,他们随叫随到,每次有什么困难都会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就连节假日也一样,我们都很钦佩。" 家住如东掘港的吴先生说,邻里都对这支党员服务队非常信任,他们平时还会做慈善、做电力知识科普宣传,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党员服务队的创新工作室先后取得 12 项国家应用专利,14 项国家级、省部级、地市公司级群众创新成果奖。党员服务队先后荣获全国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班组,全国电力行业 " 感动电力 " 年度团队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党员服务队供图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