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06
南京隐龙山墓园变身文化传承基地,扫完墓还能踏个青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今年清明,很多南京市民发现,各大墓园越来越像公园、景点,承担起了各种功能。比如,在隐龙山墓园,扫完墓,市民还能顺便踏青、诵读诗词,了解中国孝道文化,实现了骨灰安放、凭吊祭扫、人文景观、传统教育、休闲踏青的多功能融合。

有花有草有美景,扫墓就像逛园林

走进隐龙山墓园,园内遍布各种花木,青砖绿瓦相映成趣,此刻梅花已盛开,彩色的风车在悠悠转动。这儿与传统墓园墓碑林立、气氛压抑的状况完全不同。

步入大门,迎面就是宽敞的中央大道,中间是一排排石桌石椅。市民在扫墓踏青的时候经常会碰上熟人,坐在这里休憩,喝喝水、吃吃东西、拉拉家常。仔细看,这还不是普通的石桌,桌面上刻着棋盘。若是带上棋,还可以杀上几盘。

沿着坡往上走,时不时就可以看见一座座古色古香的小亭子。园中还有水上长廊,流水潺潺而过。向远处望,满眼的郁郁葱葱。鸟儿在树丛中飞来飞去,叽叽喳喳。仿佛置身于一处风景别致的园林。

在以前,公墓作为安葬逝者遗体和骨灰的公共场所,一直被视为一个特殊场所,被人们所避讳。然而,随着殡葬改革的逐渐深入,人们对于墓园的建设发展也越来越重视。隐龙山墓园经理周立平介绍说,现如今,隐龙山墓园同时具备了陵园、公园等功能,不再仅仅是纪念缅怀逝者的地方,也是城市生态、休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

变身文化传承基地,墓园也有多功能

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隐龙山墓园新辟的 12 生肖金桂生态葬区。" 因为不留名不留碑,以前家属来祭扫出现重名会陷入尴尬,而 12 生肖的形式就避免了这个缺陷。" 周立平介绍。在十二生肖生态葬区旁,墓园方面还专门设置了孝道典故墙,廊道上还添置了清明古诗词。

墓区里带孩子前来祭扫、现场诵读家书等场景越来越多。从以往的注重祭扫仪式,到现在关注祭扫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重视 " 家训、家风 " 的传承,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祭祀活动中。公墓也渐渐从传统公墓转变为一个集葬祭、生命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型陵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整体园区将以生态、环保、节地为设计原则,将花坛葬、树葬、草坪葬、艺术葬等多种形式与景观、文化相结合。园区多树种、多梯次绿化、美化。除了改建服务大厅、增加休息坐椅外,园内还设置了多种雕塑小品,诠释生命的意义。

不仅如此,隐龙山墓园还新辟了艺术墓碑,将墓园改造成风景秀丽的公园。海豚、爱心、梅兰竹菊、假山亭台 ...... 每一个造型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比如向日葵。象征着阳光、热情,向往梦想的生活,体现了逝者是一位热爱生活,心中向着阳光温暖理想生活。

" 到了这里,有一种宁静淡远、超凡脱俗的感觉。人生苦短,何必自寻烦恼呢。" 市民王先生表示,每次来扫墓,他都会转一圈才走,他说现代墓园和以往印象中的墓地已经完全不一样,值得一游。

" 我们做这样的改造,是希望市民不仅仅把这当作墓园,而是能在这里感受到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感觉,也能更好地推广生态节地葬。" 该墓园负责人周立平介绍说。

(编辑 陈海静 郭子煜)

相关标签

南京 生肖 宁静 向日葵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