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位于黔西县绿化乡的大海子村,四月芬菲、花香满径,千顷油菜花开得正艳。因临近贵黔高速公路匝道口,又正值清明节期间,大海子村的油菜花海吸引不少游客驱车前往,观花踏青。
大海子村,全村总面积 7.04 平方公里 , 水域面积 750 亩,村内以白族和布依族少数民族为主。距离县城 15 公里 , 其名因境内一个淡水湖泊 " 大海子 " 而得。海子周边,群山环抱;湖泊里,碧水荡漾。
" 大海子湖不仅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还是整个绿化乡群众及毗邻乡镇部分居民的饮用水源。" 村委会主任张灿告诉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前几年村里曾兴起五六家农家乐,因不会有效地环保运营,排污工作不到位,污染了湖水,后被责令关张。
此后,村里拟订了一份环境卫生保护村规民约,安排保洁员巡逻。" 在村里,人人都是保洁员,我们一得闲都要去海子周边逛逛,捡捡垃圾,捞些河渣。" 对于张灿与当地村民而言,大海子湖不仅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家乡最骄傲的一张生态名片。长期以来,自发守卫湖水已成了当地大多数村民的习惯了。
"80 年代村子里修通了毛路,90 年代中期,通了水和电,进入新世纪后,村子的变化更是一年一个样。" 说起村子的变化,张灿即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从事基层工作十八年来,村子里一砖一瓦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 十年前,村里都是些土墙房,条件好些的住瓦房,但是都不多见。哪像现在,城里人都说这里有很多小别墅哟。"
张灿告诉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2012 年,大海子村得到由中央统战部携手市县筹资 710 万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自此,村里的房子越长越高,学校里有了电脑室、图书室,水电路讯提质、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 2014 年,村子还属于三类贫困村。通过各方力量的帮扶、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基层工作者的努力,2018 年,该村贫困人口基本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 8000 元以上。
如今,大海子村将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着重打造以生态环境为主的旅游胜地。不过,目前大海子这口 " 大水缸 " 的排污工程还在进行,等到排污工作完善,村里便开始着手打造特色农家乐和当地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活动,以此来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2018 年,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拟命名我省 255 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大海子村就是其中之一。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编辑 柴潇蕾 编审 李枫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