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江苏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9 年 4 月 7 日 10 时 46 分,南京市溧水区(北纬 31.56 度、东经 119.13 度)发生 2.3 级地震,震源深度 5 千米。这也是自今年 3 月 2 日以来,溧水区发生的第 4 次有感地震,其中,最大震级为 3 月 2 日的 2.8 级地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发生的地震均属于茅山地震断裂带正常的能量释放,经南京市地震局专家会商,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市民不必恐慌。
△ " 江苏防震减灾网 " 上的此次地震信息
2.3 级地震,房子也在抖
4 月 7 日,溧水区又一次地震,震中依然是白马镇。这是继 3 月 2 日以来的第四次有感地震,这也让这个清明小长假里,溧水地震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尽管只有 2.3 级,但在微博上,网友们讨论热烈,很多网友都表示有震感。" 今天只有 2.3?比昨天震感强烈,房子也在抖 "" 吓哭了,刚才坐椅子上感觉在晃,我还以为出现幻觉,就赶紧看了一下时间 "" 感觉到了,三次都感觉到了 " " 我就在溧水,躺在床上,震感真的很明显 "…… 网友 "@yeah 橙心橙意 " 说,这个清明小长假,自己回家三天就两次地震。
为什么 2.3 级地震,网友震感明显?南京市地震局相关专家表示,这是由于震源深度更浅。相比而言,前两次的震源深度都比这次稍微深一些,而震源深度越浅,地震能量释放越直接。
4 次独立地震,都是茅山断裂带引发的
3 天两次有感地震,这让溧水区的市民困惑:后续还会发生地震吗?地震时该如何应对?
南京市地震局科技监测处副处长郑建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自 3 月 2 日以来,溧水区发生的 4 次有感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都是茅山断裂带引发的。溧水区位于我省最大的地震断裂带——茅山地震断裂带西侧,历史上时有地震发生,其中建国后最为严重的一次是 1977 年发生的 4.1 级地震。
据了解,茅山断裂带主体在江苏省境内,经金坛、溧阳、溧水、高淳,进入安徽,在遥感图像上可以发现它呈 "S" 形展布。
这 4 次有感地震,有没有一定的关联?郑建华说,都是独立的小震,并不是主震—余震的关系,都是正常的能量释放。经专家会商,近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市民不必恐慌。
遇到地震,公众该如何防护?
那么遇到地震后,公众该如何防护?南京市地震局相关专家就室内和室外两种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室内如何躲避地震
1、迅速在小开间、承重墙角、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以及坚固的桌子下 ( 旁 ) 或床下 ( 旁 ) 等安全地点躲避。若在睡觉时,要赶快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俯身藏于床边。
2、住在楼房,躲避时不要靠近窗边或阳台,千万不要跳楼。逃生时绝对不可乘坐电梯,要选择有安全门的楼梯,从安全通道迅速撤离。
3、住在平房,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应尽快跑到室外开阔地避震。
4、在楼房里的学生,地震时决不可乱跑、跳楼,可迅速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并用书包保护头部。震动过后,听从老师的指挥,按照平时地震演练路线迅速转移到空旷场地躲避。
5、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蹲在座椅旁或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的疏散。
6、在商场、饭店、书店、地铁、展览馆等公共场所,要选择结实的拒台、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拒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悬挂物。
7、震后疏散一定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
二、室外如何躲避地震
1、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如楼房,高烟囱,水塔等。
2、避开过街桥、立交桥等结构复杂的建筑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3、避开高耸物、悬挂物或危险物,如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4、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5、注意躲避山崩、滑坡、泥石流 : 如遇山崩、滑坡时,要沿着与岩石滚动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6、在河、湖边 : 要尽快往地势高的地方转移,以防次生水灾的袭击。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