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因为压着股东的减持计划迟迟不披露,沙钢股份竟然被自己的股东举报了,并被江苏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尽管最终大股东沙钢集团出面受让这位股东刘振光减持的股份,但回顾这一事件,背后却并不简单,甚至和公司 2015 年以来进行的一系列股权转让和资产重组都扯得上关系。
被罚
股东急于减持,将公司举报了
沙钢股份 4 月 7 日晚间公告,于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以下简称江苏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关于对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19〕34 号)。江苏证监局近日在处理举报事项时,发现公司存在违规行为:公司于 2018 年 11 月 17 日收到股东刘振光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但一直未披露该股东的股票减持计划。
△沙钢股份 4 月 7 日晚间发布的公告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披办法》)第二条的规定,江苏证监局决定,对沙钢股份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股东要减持,为何公司迟迟不披露?沙钢股份表示,经自查,在收到股东刘振光先生发来的《股份减持计划告知函》后,为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公司控股股东沙钢集团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刘振光先生持有的公司股份。经与刘振光先生多次沟通,2018 年 12 月 21 日,沙钢集团与刘振光先生签署了《刘振光与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江苏沙钢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同日,刘振光向江苏证监局撤回了举报。
2019 年 3 月 4 日,公司收到沙钢集团转来的确认书,沙钢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刘振光持有的公司 1.39 亿股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
沙钢股份董秘杨华告诉现代快报财经猎豹,刘振光是因为质押股份面临平仓而不得不选择减持,大股东沙钢集团得知后为避免股价波动,准备接盘这部分股份,但双方可能因为价格没谈拢,而刘振光又急着减持,所以才选择了举报。
根据今年 1 月发布的关于这次股份转让的补充公告,最终沙钢集团按照每股 8.05 元的价格受让了刘振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 6.3%),总价 11.19 亿元。
受让
四年前的股份转让,为一切埋下伏笔
一次风波看似就这么平息,但回看事情原委,似乎没这么简单。杨华透露,刘振光之所以质押面临平仓,是因为公司长达两年的停牌重组,复牌后急速补跌。而据业内人士分析,之所以沙钢集团这么怕股东减持影响股价,也正是因为这次重组发行价格确定为 12.16 元 / 股,而股价目前只有 10.32 元,还处在 " 倒挂 " 状态。
而这次的重组,更是因为超长时间的停牌、疑点重重的估值与股东等问题备受争议,刘振光的举报似乎只是由此而来的一个副产品。
一切还要从 2015 年说起。当年 2 月 17 日,沙钢股份公告,控股股东沙钢集团与李非文、刘振光、黄李厚、李强等 9 名自然人分别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共转让 8.69 亿股(占总股本的 55.12%),其中刘振光受让 1.1 亿股,占总股本的 6.98%,按每股 5.29 元的价格,受让总价达 5.82 亿元。此次转让后,沙钢集团仍为沙钢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但持股比例骤降至 19.88%。
△ 2015 年 2 月,刘振光等 9 人受让沙钢集团股份
大股东一下子转让超过五成的公司股份,这样的手笔 A 股罕见。杨华表示,当初大股东转让股权,是因为自身持股比例过高,不利于公司治理。
这九人的身份也是大有来头,而且并非一致行动人关系,更让这笔交易显得迷雾重重。
比如这次为了减持而举报沙钢股份的股东刘振光,另一个身份是上市公司龙宇燃油的董事和实际控制人之一,其妻徐增增是龙宇燃油的董事长。
九人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李强,2015 年的这次交易中,其斥资 5.29 亿元购得沙钢股份 6.34% 的股份,跻身前十大股东。而两年多后,他又成为沙钢股份巨资跨界收购案的主角。
重组
超长停牌后巨资跨界数据中心业务
那次股份转让后不久,2015 年 6 月 25 日,沙钢股份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到了 2016 年初,沙钢股份突然宣布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并透露此次重组的主要交易对方为某汽车集团,拟购买的标的资产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及其他相关资产及业务,同时还拟购买涉及某 IDC 企业的控股股份。
那次重组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究竟是什么至今仍然是个谜,但那次提到的 IDC 企业,可能就是后来再度重组涉及的李强旗下的企业。
2016 年 9 月 19 日,沙钢股份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标的资产所属行业为 IDC 大数据。这一停就是两年多。
2017 年 6 月 15 日,沙钢股份披露重组方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现金交易的方式,收购两家数据公司 100% 股权,合计并购金额达 258.08 亿元。其中,苏州卿峰 100% 股权的作价约为 229 亿元,德利迅达 88% 的股权作价约为 29.08 亿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 10 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亿元,每股发行价为 12.19 元。
这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都是李强,苏州卿峰的主要资产是通过境外公司控制的一家名为 Global Switch 的企业 51% 股权,后者在欧洲和亚太地区 7 个城市拥有并经营 10 个数据中心,德利迅达主营业务包括 IDC ( 互联网数据中心 ) 、CDN ( 内容分发网络 ) 、云计算等相关增值服务,在北京、深圳、香港等地投运了 6 大数据中心。
到了 2018 年 11 月 16 日,沙钢股份终于复牌,并推出了调整后的重组计划,收购德利迅达的计划被取消,改成以 238 亿元收购苏州卿峰 100% 股权。公司称,交易完成后,主营业务将由特钢业务转为特钢、数据中心双主业共同发展。
不过,复牌当天,公司股价以 14.48 元的跌停价报收,此后便陷入补跌过程中,直至今年 1 月 3 日达到阶段低点 6.73 元。
而和许多被关在沙钢股份长达两年的股东一样,刘振光则是在 2018 年 11 月 17 日,复牌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减持计划,可见其心之切。
值得注意的是,刘振光作为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龙宇燃油,同样涉及 IDC 业务,并且曾与李强控制的德利迅达有合作。
上海龙宇燃油总部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在大宗商品领域经营油品贸易及金属贸易等。2016 年 9 月,龙宇燃油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成功筹集资金 35 亿元人民币,用于收购北京金汉王技术有限公司 100% 股权,进军数据中心业务。而此前的非公开发行方案中曾透露,该数据中心将由德利迅达租用并运营管理。
业绩
一季度预降 68.58% 至 52.87%
3 月 4 日,沙钢股份发布了 2018 年年报,去年实现营业收入 147.12 亿元,同比增长 18.51%;实现净利润 11.77 亿元,同比增长 67%。然而同时披露的 2019 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却显示,预计净利润为 8000 万元到 1.2 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68.58% 到 52.87%。原因一是钢材价格下跌,产品销售毛利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原辅材料价格大幅上升,产品制造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较大;三是高炉大修,产量同比减少,致使 2019 年 1-3 月净利润同比降幅较大。
业绩的下滑似乎为公司急于推进跨界重组作了注脚。根据今年 4 月 2 日刚刚公告的重组进展,沙钢股份这次重组仍在推进当中,标的资产 2017 年、2018 年财务报表的审计工作以及本次重组相关的详细尽调、评估等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公司将在相关工作完成后,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事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有关的后续审批及信息披露程序。此外,GlobalSwitch 管理层也在推进境外 IPO 的相关工作。公司表示,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取得相关授权、批准或核准,以及最终取得时间均存在不确定性。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