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孙茜 记者 安莹)陈女士想不到自己好不容易闯过了可怕的癌症关,却又面临放射性肠炎这一 " 生死劫 ",不仅肠道长期 " 罢工 ",半年暴瘦 30 斤,人也极度虚弱,奄奄一息。
△ 刚入院时的陈女士,骨瘦如柴
如何才能让肠道恢复功能,将病人拉回死亡线?
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及其团队运用营养支持,精准建立 " 人工胃肠 " 医患联手创造奇迹。
癌症术后肠道 " 罢工 " 半年暴瘦 30 斤
50 岁的南京市民陈女士在一年半前被诊断出宫颈癌,及时手术后进行了一月左右的放疗,身体恢复得不错。正当她庆幸自己发现及时,抵御了病魔的侵袭,不幸又再次降临。2018 年 6 月的一天,她突然觉得腹痛难忍。该不是肿瘤复发了吧?陈女士非常担心,连忙来到附近医院求诊。
经过医生仔细检查,确诊她是因放射性肠炎引起的肠梗阻,于是进行保守治疗,在挂了几天水,病情有所缓解后出了院。" 想不到此后就是噩梦的开始。" 陈女士回忆说,之后反复多次出现肠梗阻,辗转多家医院,保守治疗了一年多,病情不见好转,体重由原来的 110 斤暴瘦到 80 斤,如同皮包骨,还出现了全身浮肿,腹腔严重积液,肚子大得如皮球般,小便也排不出来。由于身体极差,不能手术,当地医生也对此束手无策,并断言陈女士没有治愈的希望,生命最多维持半个月。
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但并非易事
" 我们不愿放弃希望,不管死活,都要尝试一把。" 陈女士的丈夫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了有着丰富营养支持经验的江苏省中医院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
情况并不乐观!检查发现,陈女士患上的是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受损肠道表面僵硬,丧失蠕动和吸收功能。上端正常的肠道也因为长时间梗阻,扩张得非常厉害,直径是正常肠道的 3 倍以上,无法发挥功能。更糟的是由于长期不能进食,患者体重下降了近 30%,已经到了严重营养不良的程度,器官功能严重受损,免疫力低下,随时可能出现意外。
" 营养支持相当于人工胃肠,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但并非易事,没有丰富的营养支持经验,患者随时可能死亡。" 江志伟教授解释说,当患者严重消瘦、缺乏营养不良时,如果一次性给予大量营养,会出现 " 再灌食综合症 ",也就是俗话说的虚不受补,会引起心脏和肝脏等多个器官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死亡。但如果营养补充不到位,体重继续下滑,患者同样会因严重营养不良危急生命,如此一来营养支持的安全窗就非常窄,对医生而言非常具有挑战。
精准建立 " 人工胃肠 " 医患联手创造奇迹
为此江志伟带领团队决定奋力一战,全力进行救治。在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用小肠减压管慢慢将肠道里的积液排出体外的同时,循序渐进地进行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给的量要非常准确,一旦出问题,容易出现肝功能不全、血栓等并发症。"
于是,根据患者的体重、营养状况,精确计算出每天需要摄入的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营养物的用量和比例,而且每隔三四天就要调整配方。减慢输液的速度,同时鼓励患者多活动,有助于促进能量转化为肌蛋白。另外,每隔 4-5 天监测一次她的机体组成,精确了解患者体内的脂肪、肌肉、水分等比例,可以清楚地了解营养吸收情况。等到肠道慢慢恢复蠕动和吸收功能,再给予润肠通便的药物,配合中药和针灸治疗多管齐下。
经过四个多月的精心治疗,陈女士体重逐渐恢复至 100 斤,与入院之初判若两人。腹胀、肠道水肿等症状消失,而且正逐渐向肠内营养过度,除了营养液、蛋白粉外,还能进食稀饭等半流食物,大便也逐渐通畅。" 下一步我们将恢复患者正常饮食,整个治疗才能结束。"
△ 四个月后,陈女士体重终于 " 过百 "
堪称 " 世界性难题 " 保守、手术均效果不佳
放射性肠炎常不为人们所知,其实并不少见。它是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变性,常表现为肠道梗阻、腹胀腹痛,还有的患者由于肠道吸收功能受损,容易引起腹泻。根据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在 2% — 15%,主要与放疗技术、照射剂量、照射范围等因素有关。
" 放射性肠炎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 江志伟介绍说,治疗一般先保守,通过肠外营养,减轻炎症水肿等措施,减轻肠道负担。放射性肠炎的轻度患者在肠道水肿消退后,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然而对于重度患者,即便水肿消退了,由于肠道受到放射,表面变得僵硬,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受损不可逆转,保守治疗效果并不好。但如果手术治疗切除受损肠道,同样将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难以判定肠道切除的范围,二是切除过多肠管,容易出现短肠综合征,也就是肠道过短,无法吸收,三是切除肠管后,缝合两端切口会出现高位小肠瘘,足以致命。因此他强调,一旦诊断为放射性肠炎,要充分予以重视,及早治疗。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