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3 日," 手绘 · 华强北 " 系列地图、明信片首发仪式在华强北步行街举行。同时重磅推出集商圈购物消费、电子科技体验、文化活动中心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榜单,实用性与纪念性兼具,富有丰富的艺术感与可看性,生动再现了街区新风貌新形象,是华强北步行街新名片。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晓中,华强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享,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唐亚明等出席。
华强北是 " 中国电子第一街 "" 亚洲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中心 ",是深圳乃至全国电子制造业风向标。2017 年 8 月 24 日,华强北步行街被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认定为 " 中国著名商业街 ",标志着华强北升级为以电子产业为龙头,多业态共存共融,集科技、时尚、艺术为一体的综合型国际化商业街区。华强北步行街顺应发展新常态,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注入文化力量,实施 " 文商 " 共建行动,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繁华商圈实现了商业、旅游、文化的跨界融合。
经过重新规划改造后的步行街主街,整洁大气,充满时尚气息,70 米超宽人行道,在国内尚属少见。街道景观设计别致合理,颇具现代感的异形花箱置于人行道中央,既分隔人流,又增加审美层次;绿色坡廊上花团锦簇,软化了商业街的硬质铺装,注入自然气息。公共设施更加完善,与景观花坛相结合的休闲座椅随处可见,中英文标识、停车场、U 站、游客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1.2 公里长的地下商业街,与地上建筑互动形成独特的立体化空间布局,日人流量达 60 万人次,年交易额约 2000 亿元,人旺、财旺的商业氛围吸引众多知名品牌入驻。
由华强北街道与深圳晚报联手打造的 " 中国电子第一街 " 系列手绘地图、明信片 " 手绘 · 华强北 " 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手绘地图北至红荔路,南抵深南大道,西接中心公园,东到燕南路,覆盖华强北步行街主街,采用中英文双语标识,街道路面标识一目了然。除电子卖场、购物中心、创新创客中心等,还详细指引出党委政府机构、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场所、停车场、游客服务站中心、U 站等,方便市民、游客查询查找。地图背面精心梳理出 " 吃货小分队 "" 科技馆游记 "" 时尚新鲜事 "" 文化没有圈 "4 大榜单,涵盖了传统味道、国际风味、自主餐厅、轻食简餐、电子科技、购物中心、品牌卖场、公共文化场所、书店、电影院、创客中心等。
▲手绘地图正面。
▲手绘地图反面。
在华强北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深圳晚报团队利用无人机、标线仪等专业仪器,航拍测绘了大量一手数据资料,并多次深入街区巷道逐一核实上百家楼宇建筑、餐饮企业、文化机构等,并得到了权威机构的数据支持。手绘地图与手绘明信片从不同角度呈现步行街新貌:手绘地图采用欧美现代手绘方法,汲取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华强北步行街建筑、街面特色,由深圳晚报资深设计团队完成。手绘明信片由深圳晚报专职漫画家 " 胡子哥 " 创造,整体画面细节丰富,色调明快,线条舒朗简洁,风格时尚大气。" 手绘 · 华强北 " 不只是单纯寻找目的地的工具,更多融入艺术美感和艺术表现力,兼具审美和收藏价值。
▲商家代表。
发布仪式上,华强电子世界总经理陈俊彬说,华强北手绘地图不仅为采购商和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指引,也为商家做了很好的推广," 作为一直扎根在华强北的企业,我们不仅需要人们知道中国有个华强北,更需要有更多的人了解华强北,走进华强北 "。
▲华强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享。
李享表示,华强北是电子大街,科技创新大街,更是梦想大街。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下,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华强北迎来新的发展征程。目前,华强北正在打造国际硬件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业梦想大街,吸引新一代年轻人不断聚集,书写新历史。作为深圳市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福田区重点打造的旅游集散地,华强北不仅有全国最大的电子配套市场,也有百货、餐饮、酒店、文化场馆等综合配套,成为著名的综合性商业街。此次与深圳晚报社合作共同推出 " 手绘华强北 " 地图,深入华强北的每一个角落,挖掘华强北的精华内容,以精美的形式浓缩展现在这张地图上,给市民提供一份全面、准确、有效、趣味的华强北指南,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们走进创业创客第一街,一起认识不一样的华强北。
▲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辑唐亚明。
唐亚明说,华强北堪称深圳 40 年来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华强北通过改造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深圳晚报积极发挥全媒体矩阵影响力,积极为华强北创新发展打造良好舆论环境,不断向国内外传播华强北好声音,讲好华强北故事," 深圳晚报社将一如既往与华强北街道彼此赋能、共同成长,为商家和市民营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生活更美好,愿华强北越来越好 "。
深圳晚报记者 佟艳婷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