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南京明瓦廊好多店拆了,我的小鱼锅贴、铁板鱿鱼、臭豆腐、烤冷面、鸡蛋汉堡 ……" 近日在微博上搜索 " 明瓦廊 ",出现的不再是晒美食,而是吃货们的一片哀嚎。
每次网红美食店的关门,最措手不及的就是吃货,一波回忆杀小作文也瞬间 " 潸然 " 上线。
都说 " 铁打的明瓦廊,流水的网红店 ",如今这条金科玉律,可能也不凑效了。
去年,南京秦淮区打响了小餐饮综合整治攻坚战,对于无证照小餐饮,将一律施行 " 铁腕 " 治理,进行关停转向,并于 2019 年底全部完成。继蓝旗街、来凤小区美食街等网红小餐饮关停后,明瓦廊也迎来了多家网红小吃店的关停。对于 " 吃出来的污染 " 扰民问题,南京生态环境局表示,今年南京将完成 4000 家餐饮企业重点整治任务。
【探访】
明瓦廊诸多网红小吃店齐关门
在南京新街口林立的高楼中,隐藏着一条叫做明瓦廊的小巷。
正宗的南京 " 吃货 " 独独偏爱这条小巷子,明瓦廊也成了外地游客来南京的 " 打卡 " 地之一,各家小吃店排队是常态。
4 月 14 日恰逢周末,以往到了饭点,明瓦廊本该是人头攒动,可这天,各家网红小吃店却一反常态,通通关上了大门。相比之前拥挤的人群,如今的明瓦廊只能用 " 冷清 " 二字来形容。
△明瓦廊网红美食铁板鱿鱼摊已经撤店
现代快报记者细数了一下,关门的店铺包括知名的阿福铁板鱿鱼、洪泽湖小鱼锅贴、国足臭豆腐、刘记烤冷面、芝本香酥鸡蛋汉堡。这些店铺不仅大门紧闭,就连门头也拆了。
安徽游客冯女士表示," 之前做攻略的时候,就听说明瓦廊是吃货圣地,没想到兴冲冲来,却发现店都关门了。"
附近的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店都是最近才关的,具体几号记不清楚了。
油烟、污水、噪音扰民,市民意见大
在沿街店铺大门旁,还贴着数张告知单,张贴方是朝天宫街道俞家巷社区。这份告知单提示食客," 请爱护此处环境,不要再排队期间随手乱扔食物残渣、餐盒等垃圾,以免对小区居民出行造成困扰。"
现代快报记者随即联系了俞家巷社区相关负责人,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这些小吃店产生的油烟和废水,对附近小区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居民们对小吃店意见都比较大。" 张贴告知,一方面是希望市民可以自觉爱护环境,另一方面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在走访中,家住陆家巷小区的一位居民也告诉记者," 像我们这些老人家,平时最喜欢清静,可是这些排队的人总是吵吵闹闹,光是这噪音就够我们受的了。更别说丢弃的那些垃圾了,平时还好,一到周末简直不能看。"
△原本在来凤小区的汪家馄饨已经搬迁
【回应】
执法部门:小吃店短期之内不会重新开张
那么,这些店铺为什么会突然关门呢?南京市秦淮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朝天宫分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长久以来,居民对明瓦廊小吃店油烟以及扰民的投诉都比较多。" 目前,秦淮区正在发扬‘绣花’精神,打造‘最干净’城区。结合市民的投诉,就组织了此次环境综合整治。"
据悉,此次环境综合整治是朝天宫街道牵头,以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主的多部门联合执法。工作人员表示," 此处多家小吃店的门店都是住宅小区,按照规定是办理不了营业执照的。这次,我们责令无照经营的店铺闭店。"
对于后期这些小吃店会不会重新对公众开放?工作人员也给与了答复," 短期之内,这些店铺不会重新开张。"
去年,秦淮区打响了小餐饮综合整治攻坚战,将利用三年时间,对辖区范围内所有新开小餐饮和存量小餐饮进行严查、规范,实现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燃气安全、油烟噪声、排水排污、门前三包等六项达标。对于无证照小餐饮,将一律施行 " 铁腕 " 治理,进行关停转向,并于 2019 年底全部完成。
△蓝旗街上一家面馆搬迁,这里变成了花店
整治不是一刀切,目前关停的是无证照小吃店
小吃扎堆,由此产生的油烟是周边居民投诉的重点之一。据了解,我国 2016 年起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以及商住综合楼内与居住层相邻的商业楼层内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
现代快报去年 11 月底曾报道过《南京居民楼餐饮店将全部关停?》,相关监管部门表示,近年来,南京已经不允许以上三种区域新开餐饮店了,监管部门也不再受理相关申请,实现源头控制。不过,开在 2016 年以前,特别是老城区,利用居民楼一楼沿街开餐饮店的比较多,在其经营过程中,仍需要加强监管。此次整治范围主要集中在秦淮区。
此次对明瓦廊的整治也不是 " 一刀切 ",现代快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关停转向的是无证照的餐饮店。
对于有执照的餐饮店,南京正在开展餐饮业环保专项整治,如采取加装油烟净化器、隔油隔渣池等方式。去年南京列出了 25498 家餐饮治理企业,截至去年底已完成 40% 以上。今年,餐饮环保整治工作再 " 加码 ",全市将完成 4000 家餐饮企业重点整治任务;创建 40 条餐饮整治示范街区。目前,整治任务已经落实到各个区、街道。
【最新进展】
有些网红餐饮店 " 挪窝 " 后重新开张了
其实,不仅是明瓦廊,蓝旗街、来凤小区美食街等一系列依赖居民楼而生的小餐饮,同样慢慢在消失。
△蓝旗街上的牛肉面搬迁后依旧火爆
但吃货们也别着急,记者在走访中看到,不少网红小吃店也在附近重新开张。比如,原本于来凤小区美食街的汪家馄饨店,去年搬到了不远的集庆路上。
蓝旗街上,不少老店已搬迁至附近的商业街区。" 原张府园大碗皮肚面馆已搬迁至向东约 500 米处 "" 安庆馄饨店迁移至夫子庙新姚家巷 3 号 "" 本店搬到南华巷巷口 "…… 沿着蓝旗街往东走,不一会儿,熟悉的网红店再次出现。中午时分,小马牛肉面人气依旧火爆 ,屋内坐不下,不少食客坐到了门外,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牛肉面。在小马牛肉面不远处,就是张府园大碗皮肚面,店内也是热闹非凡。
对于明瓦廊关闭的小餐饮,监管人员同样表示," 考虑到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后期街道也会进行调研协调,商讨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让这些不达标的店铺重新开放。"
【新尝试】
证照不齐的沿街美食小店,红庙街区探索备案制
一边是一日三餐的需求,一边是油烟扰民、环境脏乱的吐槽,老城区 " 上宅下店 " 的餐饮布局,一直是困扰各地的治理难题。除了关停无证照沿街小餐饮,南京也有街道探索出了对小餐饮监管的新模式。
位于新街口与珠江路之间的红庙,是周边写字楼白领们觅食好去处。据统计,红庙路上 49 家小餐饮中,营业执照和餐饮许可证齐全的只有 7 家,大部分商家属于证照不齐或无证经营。为解决沿街住宅一楼小吃店铺无法办理营业执照的尴尬,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正在探索小餐饮备案制。
" 商家在内部环境、后场管理、油烟净化、消防安全等升级后,才能向街道申请备案。" 玄武区市场监管管理局新街口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申请备案后,将会由城管、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到店审核,各项指标合格才会允许备案。不合格的将会要求整改,或者建议店铺转向经营。目前,已完成备案的沿街餐饮小吃店有 31 家。一旦在经营过程中不达标,第一时间收回备案,情节严重的将被关停。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季雨 蔡梦莹 徐红艳 文 / 摄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