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不小心穿越了,
到了民国时的南京,
你的生存指数是多少?
三百六十行,
总有一行能养活我 ……
等刻儿,
先别考虑你能干哪行,
先来测一测,
你认识多少?
查看答案
▼
卖元宵
城南深街小巷,听到 " 笃笃 " 的梆子声,就知道是卖元宵咯!四喜元宵、桂花酒酿小元宵、赤豆元宵、莲子藕粉小元宵 ……
查看答案
▼
卖甑儿糕
甑是远古陶器,民国南京的甑是木制的。有歇后语说," 甑儿糕一屉顶一屉 "。那时的南京娃儿,差不多是吃甑儿糕长大的。
查看答案
▼
卖炒米粑粑欢喜团
不好意思,这个名字有点长。其实是两种炒货,一种是籼米做的,一种是糯米做的。可能在没有膨化食品的时代,属于居家必备小零食。
查看答案
▼
卖五香鸡蛋
还是一样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但是,看着幅图,你猜到了吗?有人喜欢吃老蛋,那要煮得久一点,煮熟了得闷一夜再卖。
查看答案
▼
卖状元豆
状元豆,南京夫子庙特色小吃。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有故事的豆子。传说,南京城南有位秦大士,吃着 " 母亲牌 " 黄豆加红曲,后来就考上了状元。
查看答案
▼
卖油酥饼
有酥饼,唐朝就有了,大概是曲奇之前大家最爱的小甜甜。民国张通之写了本《白门食谱》,特别 @涉利桥迎水台油酥饼
查看答案
▼
卖豆腐涝
夫子庙六凤居的最有名了,如果穿越了,记得一定要打卡啊。豆腐涝和葱油饼更配哦。
查看答案
▼
卖西瓜
有吃瓜群众,当然也有路边卖瓜小贩。民国时,南京引进 " 旭大红 "" 旭大黄 " 两个品种,培育出西瓜新品种 " 华东 24 号 ",俗称陵园西瓜,因为那时中山陵在南京刚落成。
查看答案
▼
卖布
不好意思,这次不买吃的了。毕竟,吃饱了,还得穿暖。民国南京没有时装店,都得先买布,然后到裁缝店去做。上世纪 20 年代,三山街天福布店出现,南京布业进入全盛时期。
查看答案
▼
染衣
民国时,染坊是南京重要行业。水西门一带,家家挂满五颜六色的绸缎,旁边杏花村也是。锦绣坊、颜料坊,看看这些老街巷名就知道了。
查看答案
▼
估衣店
说买衣服要先买布,其实也不准确。你还可以去估衣店,不过那儿都是二手旧衣服。南京至今还有一条巷子,名字就叫 " 估衣廊 "。
查看答案
▼
修理钢笔
对的,从右往左读,你没看错,钢笔坏了得修,而不是买新的。那时候钢笔又叫 " 金笔 ",算得上是奢侈品。
查看答案
▼
卖绒花
最后还要 @绒花。去年,因为一部剧的热播,这个南京非遗,扎扎实实火了一把。听说是乾隆的白月光皇后最爱。
今天,
我们能看到这些漫画,
得感谢民国漫画家刘元。
他的三部老南京漫画——
《小克日记》
《京都纪事》
《南京三百六十行》
浓缩了一个时代的缩影。
其中,
《南京三百六十行》给人感觉更温情。
三部漫画,
经刘元的儿子刘小林整理成册,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与读者暌违超过半个世纪后,
再次唤起一个城市的记忆。
文 |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