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4 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一系列好书,令人期待。
其中,《中外著名江河史传》丛书首批出版两册:《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和《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丛书以中外著名江河为 " 传主 ",以跨学科的视野,系统地呈现中外江河活态历史。在历史的进程中,江河与人类发展有着普遍而深刻的联系,重新认识和理解它们也即重新认识和理解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
《天下在河上——中国运河史传》是一部全方位描绘中国运河开凿发展演变的史记,是一部宽视角凝视中国运河文化生成升华的纪实,是一部多维度解读中国运河磅礴壮观意义的报告。作者蔡桂林教授是著名运河史研究专家,曾数十次考察运河沿岸人文地理文化遗址,并参建 " 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 "。
《万里入胸怀——黄河史传》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学术成果,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来铺叙黄河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引导读者领略黄河沿岸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绚丽多姿的文艺创作、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从中体会到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作者陈梧桐年逾八旬,是著名黄河史研究专家,其著作曾获 2017 年度中国好书。
" 给孩子的实验室 " 系列首批计划出版 12 种,其中《给孩子的厨房实验室》《给孩子的户外实验室》《给孩子的天文学实验室》《给孩子的动画实验室》《给孩子的数学实验室》和《给孩子的烘焙实验室》已经出版。书中介绍的实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既可作为儿童聚会中的游戏,也可以作为教育性的学习获得开展。
今年上市的《人行道王国》打开了人们对于街道的讨论,街头摊贩在怎样的道德秩序中生活?面对污名和排挤,他们如何富有创造性地生活?他们的自发生产的秩序如何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管理机制产生交集?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塑一个城市的 " 体面 " 和生活质量,美国社会学家米切尔 · 邓奈尔对纽约人行道摊贩进行长达十年的田野调查写成此书。
法语翻译家、傅雷翻译出版奖得主袁筱一为大家带来了《文字传奇:十一堂法国现代经典文学课》。袁筱一拥有多年外语教学及翻译经验,以精准全面的视角,为读者呈现出法国现代文学巨匠们的精神世界。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 • 巴特、萨冈,罗布 - 格里耶、勒克莱齐奥,还有米兰 • 昆德拉,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字显示出它最后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华东师大出版社今春还有一批诗歌、散文集中推出,其中包括斯洛文尼亚著名诗人阿莱士 · 施蒂格的《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从伤口另一端》和古巴著名诗人维克托 · 罗德里格斯 · 努涅斯的《无限灰》。阿莱士 • 施蒂格是当今活跃的欧洲诗人中富于原创力的一位。他的作品被译成十六种文字;诗歌发表于《纽约客》等知名杂志和报纸。2016 年,英文版散文集《面包与玫瑰:柏林故事》获全美 25 部最佳翻译作品之一的殊荣。这是一本向柏林的伟大文学人物致敬之书,这是充满繁复细节的漫游者之书,文本介于随笔 - 散文 - 诗歌之间,具有纯净的美。《从伤口另一端》收录作者于 1997 年至今创作的诗歌及诗 - 散文作品近百首,呈现当代全球化语境下,具体个人的细腻感受和体验。《无限灰》是努涅斯浓缩了四十年创作历程的自选集,首次以中文出版。维克托的诗歌以短诗为主,常以 " 他者 " 的视角表达思乡之情和身份危机,善于捕获当代人的内心。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