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4-19
如何使站台门防夹更智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双创”大赛请你出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伟娟 文 / 摄)早晚高峰客流大,乘客赶地铁容易被车门夹住;大风大雪恶劣天,地铁接触网容易故障 …… 目前,国内大陆地区已有 35 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地铁、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载客量大、快捷准时,为老百姓出行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因小概率的故障遭遇吐槽。4 月 16 日,第二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华东赛区高端研讨会暨启动仪式在南京举行。现代快报记者获悉,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中的一些问题,大赛面向全国公开征集解决方案,旨在让百姓出行更顺畅。

△活动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此次大赛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为指导单位,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发起并联合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并邀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等城市的地铁业主单位共同主办。大赛以 " 绿色建造,智慧运维 " 为主题,以城市轨道为载体,聚焦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继续面向全国范围内城市轨道交通及相关行业内的高校、企业征集优质创新项目,力争实现产、学、研、用、政、资多方协作。

为促进产、学、研、用更好对接,与往届不同,这次大赛采取了命题方式进行。大赛华东赛区南京站启动仪式上,南京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公布了 10 个命题,包括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信号设备预测修技术、行车指挥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智能运控技术等。以站台门智能防夹识别技术为例,南京地铁集团运营公司总工程师赵振江称,南京地铁 10 线运营,日客流已达到 350 万人次,部分站台客流拥挤。为防止乘客掉下站台,南京地铁设置了站台安全门。但是站台安全门与列车门之间有 15 至 30 厘米的缝隙,且贯穿整个站台,长达 120 米到 140 米。在车门即将关闭时,时常有乘客冲进车厢或冲上站台的,这时,乘客或物品容易被夹在缝隙间。

△活动现场

为了防止站台门或列车门夹人夹物,南京地铁也采取了措施。赵振江介绍说,在地下站台,司机会在车头处,观察至车尾处的 LED 防夹灯带,通过灯带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来判断有没有夹人夹物。然而,在曲线站台上,司机看不到车尾,便通过站台保安与站务人员的观察,然后将信息通过对讲机传递给司机。在高架站台上,南京地铁采用了红外对射防夹技术,但是这个技术受大风、大雪、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大。考虑到司机需要开车、停车、开门、关门、瞭望等,驾驶任务也不轻,会影响观察的准确度。

赵振兴表示,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是防夹措施是机器识别技术。即在每个站台门、滑动门的上端安装一个既有图像采集,又有计算工能的前端侦测单元,并在每个站台安装一个独立的主机。当侦测单元侦测到监控区域内有夹人夹物现象时,会及时将报警信息传到监控主机,由监控主机提醒司机,甚至将信息传递给列车的控制系统。那么,如何让站台门防夹技术更智能呢?南京地铁抛出了命题,欢迎大家集思广益。

△大赛华东赛南京站启动 南京地铁供图

此外,乘客从自动扶梯上摔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如何让自动扶梯实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乘客出行不仅依赖地铁,还需要换乘公交等,如何实现智慧型的一体化换乘接驳设施规划体系;等等。这些更老百姓出行密切相关的问题,南京地铁都列进了大赛命题,希望通过大赛来提升老百姓出行的便捷度、安全性等。

据悉,大赛设华东赛区、西部赛区、北方赛区和华南四大赛区。即日起至 4 月 25 日,大赛将陆续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地举行启动仪式,并邀请业内专家、高校学者等参加命题研讨。此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赛程 6 个月,将于 10 月中旬在北京进行决赛并举办颁奖典礼。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地铁 南京 城市轨道交通 双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