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4-20
深晚报道|制造业供应链发展变革:富士康、准时达、富勒、阿里云、海康威视、联想、易流等企业带来答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9 年," 智造 +,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 在两会上成为热议话题。中国制造和中国供应链是一个互相演进的过程,随着制造业供应链的生态化发展,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越来越多样化,为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的金融体系也渐渐从原来的要素特征走向了生态化,从产业资本入局物流行业的趋势来看,能够输出上下游及全网的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越来越受到资本的追捧。

2019 年 4 月 19 日,由罗戈网 · 物流沙龙主办、准时达协办的以 " 智造全球 · 数字未来 " 为主题的 "GMSC2019 全球制造业供应链峰会 " 于深圳举行。其中,20 多位国内外专家、30 多家投资机构以及 100 多家制造企业参会。

在开场前,本次会议主持人——罗戈网 CEO Tracy 提出了几个问题:" 我们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及想象空间。什么叫做制造全球、工业互联网以及智能制造?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是制造 + 互联网 + 技术创新?实体经济 +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下的供应链又是怎样的?"

围绕以上问题展开,富士康工业互联网(FII)科技服务业务执行总监吴仁杰博士作为上午开场嘉宾分享。对于先进制造和互联网的关系是怎样的问题,他介绍,工业互联网将给传统制造企业带来非常大的机遇,即提质增效降本减存。从全球市场报告来看,2018 年智能制造的市场规模是 640 亿美元,工业互联网平台是 150 亿美元,其预测 2025 年智能制造将达 7200 亿美元规模。而工业互联网有别于传统互联网,专注于人与人、人与物间的数据交换,工业互联网连接人、传感器、生产设备与机器人等数据协作。

FII 科技服务业务执行总监吴仁杰博士——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实践分享

其中强调 B 端,是富士康互联网和一般互联网最大的差异所在,其使命是减少浪费以及减少工作量。在此基础上,富士康的熄灯工厂,生产效率提升 30%、库存周期降低 15%、生产人力降低 92%。据悉,富士康入选了 2019 WEF 世界经济论坛 " 制造业灯塔工厂 ",其入选的意义相当是拿下了 " 工业 4.0 界的奥斯卡奖 "。

接着,准时达首席技术官呂台欣介绍供应链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趋势便是智能 + 制造。其中,客户对制造业和供应链会产生这些需求:首先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其次是交付周期的缩短;另外是供应链协同,打破所谓的信息孤岛。

准时达首席技术官(CTO)呂台欣——智能 + 供应链 定位制造供应链新坐标

呂台欣表示,B2B 供应链发展目标,便是从 " 盲人摸象 " 到 " 一幕全览 "。针对智能 + 供应链,准时达的制造业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中有几个核心要点:

一、数字化。物的流动的全流程数字化,包括物流运输+仓储全流程可视化、物联网+大数据;

二、互联协同。即供应链全流程透明化,全流程线上协作;

三、科技化。即软件+硬件+自动化解决方案,物联网+车联网+仓储运输无人化;

四、智能化。包括及时预知供应链风险、事件驱动的智能化管理供应链智能决策。

什么是智能制造?领先汽车企业智能制造负责人 VINCENT 认为是 4T 融合,其如何反馈到实际的场景并且怎么落地是智能制造的主旋律。

领先汽车企业智能制造负责人 VINCENT ——智能制造的流派及落地打法

第一个是 CT,即连接的技术,对于工厂应用的很多不同的智能化设备,怎么采集物联网的数据是需要攻破的难题;

第二个是 OT,很多公司都有设计自动化的布局;

第三个是 IT,即传统公司的 IT 部,需要软件层的数据管理和打通。

最后一个是 BT,有一个观点叫做双模 IT,怎么把这个数据管理应用好。

VINCENT 补充:" 在智能化制造中,要介绍一下 CPS,CPS 是一个信息物理系统和模型过程与分析的决策支持系统,就是把我们实际应用的工厂通过数字化进行实时展现,并且不单要展现而且还要做一个控制的思路。其中,CPS 有三个阶段,一个是从数字化工厂到认知工厂的过渡,现在很多还停留在数字化阶段,第三个阶段叫生态群的融合。"

制造业有两个大类,一个是流程制造业,典型代表为医药及石油化工企业,一个是离散制造业,典型代表是汽车、电子和机械制造企业。目前,它们面临着制造模式转变、市场快速变化、供应商协同、内部精细化管控、端到端产品追溯、稳定品质要求等挑战。

富勒信息科技副总裁陈仕填——制造业解决方案与案例分享

针对供应链端到端的多级条码的追溯和管控,富勒信息科技副总裁陈仕填介绍,富勒对每一个料和零件的码,都是有管控的,从协同的角度上,在供应商送货之前就做关联,随后扫码便可以追溯供应商、到货时间、批次及收件人。 产品下线之后,富勒将继续关注托盘码,在传送给多级代理商之后,货物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正向和逆向的追溯,起到一个多级关联和合法性的校验以及多级化的管控。

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是什么?阿里云大企业首席架构师杨楂文认为,传统企业 CIO 解决了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管控,用已知的信息解决了问题,这便是信息化。茅台和五粮液的竞争更多是一个生态链的竞争,在生态和上下游打通的时候,信息化是很难的,这便是数字化。而当数字化供应链转型涉及很多部门和组织时,没有上升到战略决策是很难实现的。

阿里云大企业首席架构师杨楂文——如何构建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的基础

杨楂文透露数字化供应链道术法器,道即生态,独生到共赢思维;法即价值供应链:生态无缝衔接;术即转心:以消费者为中心;器即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AI。

AI 如何赋能智能制造?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贾永华介绍,海康威视是以视觉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近年来提出 AI Cloud,将 AI 和视觉技术带入更多领域。子公司海康机器人运用智能控制、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多项 AI 关键技术,专注智能传感、移动机器人本体、平台软件的迭代开发,分享了海康机器人在汽车、3C、电商零售、快递物流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为各企业供应链管理向数字化、可视化方向发展提供助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行之有效地应对地方文化差异等管理难题,降本增效显著。贾永华表示,海康机器人愿与各界合作伙伴一同实现设备、平台、技术等层面的深度合作,携手共建工业 " 智能 +" 生态,推动 AI、机器学习等技术落地。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贾永华—— AI 赋能智能制造

上午,在以 " 如何打造智能的、可持续的、互联的供应链 " 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罗戈研究院长潘永刚作为主持人与准时达 COO 马锦冬、阿里云智能通用企业能力中心解决方案总监 赵圣强、领先汽车企业智能制造负责人 VINCENT、易流科技执行总裁李玮进行了探讨。

下午环节以两个主题展开分享。在以 " 数字化、黑科技如何颠覆传统供应链 " 为主题的环节,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副教授赵立马指出以下数字化技术可以对供应链策略产生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全球供应链与物流卓越网络、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副教授赵立马——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战略

首先是 GPS、GSM 和 Galileo 定位技术,使传感器检测订单状态和产品包装质量以及设备状态的实时传输;

其次是 3D 打印,微波、激光支持生产技术;

另外,物联网云计算机器学习将是重点;基于大数据进行大规模的情境分析,在用户界面层面增强现实客户自主扫描等自动化系统,云服务社会互联,全球数据同步更新;

此外,还有无人机、自动驾驶设备还有共享经济以及区块链。

良信电器 CIO 王正铭以其从业 20 年经验总结," 做系统不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要讲我们创造了什么价值。一个企业是不是可以持续地增长取决于它是不是持续地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我们做这些系统的时候,要考虑我们运营产品的价值,让它更快更好的服务相应的客户。很多人说我们现在的流程很乱、效率很差、交付很糟糕,我们是不是上系统了,你这样的心态,成功的概率应该比较小。"

良信电器 CIO 王正铭——智能制造驱动下的数字化供应链

决定物流运输管理水平和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分析。" 众口难调,还变得快;没钱,算起来却更费劲。" 运匠科技 CEO 陈伟笑侃供应链物流数字化的困境。

运匠科技 CEO 陈伟——智慧物流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陈伟按其理解继续解读," 智慧 " 还是人比较有智慧,相比物流总监的经验,搞技术和科技的人能通过技术手段固化,帮他把重复性的工作减少一点。

数字化供应链的特点就是以数据为中心,来连接设计、制造、采购、交付、计划。在如何应对交付的挑战上,国际知名汽配企业供应链负责人卓弘毅介绍,流程的构建可能比信息化更加重要,通过一些产品的研发,建立一个供应链的基层架构。因为传统上来讲,研发和供应链在制造业企业的距离是比较远的,现在随着我们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如何在前端设计的时候不降低产品的复杂性,后端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全产品生命周期的流程。

国际知名汽配企业供应链负责人卓弘毅——全球汽车供应链变革和交付挑战

航信德利公司供应链总监丁红宇以 " 为服务而制造供应链面临的新挑战 " 为主题阐述,数据已成为资源的条件,包括超级计算机 / 云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互联网络形成。数据会成为一个能源是因为它是有条件的,因为互联网无处不在,其次处理时间和能力也不够,因为我们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大量的数据,云计算的产生可以将计算能力大大提高。

航信德利公司供应链总监丁红宇——为服务而制造,供应链面临的新挑战

丁红宇总结:首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数据时代已经来了,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其次,当真正地将供应链的一些需求和数据收集起来之后,你会发现供应链的成本还有库存优化将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接下来,各位嘉宾围绕 " 客户驱动下的供应链交付 " 展开讨论。

供应链优化和供应链的未来真正要做的就是优化和预测。易流科技执行总裁李玮解释:第一个要全程的控制,第二个是把所有的过程连起来。到了数字化这里首先是协同,通过技术手段协同和共享各环节;其次通过技术手段优化运营,这里最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你可以把他们拿出来,第二个是用数据代替以前经验的部分,这是大数据里最重要的事。第三个是自动化地一键完成这些数字化阶段,有了这三个过程,再往后就是智能化。

易流科技执行总裁李玮—— loT 赋能,软硬一体加速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

从易流应用场景上可以这么概况,一个是用数据代替经验,一个是算法辅助决策,还有一个是让机器具备灵魂,但是真正做的时候还是特别复杂。

接着,联想集团中国区物流高级经理唐文全总结了联想用 5 年多时间做数字化转型时所摸索的方法论—— START 方法论。

联想集团中国区物流高级经理唐文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探索

即企业一定要制定从上而下的数字化供应链战略。第一步战略要清晰,而且不是你今天想做就可以成功,是有一个阶段性的;第二个要构建一个技术设置中心,联想选择私有云为核心的混合云模式,加上数据决策层融合这种数据库,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数据治理的技术,让技术赋能业务;第三个是要实现业务的智能运营,构建面向业务的平台,让技术为业务服务,重构业务模式,通过数据驱动对业务进行优化和创新,重新打造一个价值链。其中企业文化和架构的保证是转型的保障,技术和市场驱动目的都是要实现业务智能,业务智能的保证是因为我们从上而下的战略。

在会议的最后,罗戈研究院院长潘永刚以郭台铭的一句话结束了此次会议:" 要货有货,不要货零库存。"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实习生 杨琼 文 / 图 责任编辑 成功

相关标签

供应链 制造业 智能制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