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 2019-04-20
女性购房者比例近50%,单身女子:有房后安全感增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念中,男方买房似乎是结婚的必备条件,也正因如此," 丈母娘推升房价 " 并非仅是一句调侃。不过,近年来,单身女性却日益成为购房新力量。

▲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第三方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 年女性购房者的比例为 46.7%,达到了近 7 年来的最高值,与男性购房者的占比已很接近。其中 30 岁以上大龄女青年购房者逐年增加,比例高于平均值。

" 与其强迫对方婚后在房产证上加名字,不如自己在婚前独立买好房。" 对于单身女性来说,买房的意义绝不止于拥有一套不动产。

" 有房以后安全感也强了 "

工作 6 年后,单身女青年林冰在北京有了第一套房子。交房那天,是她 28 岁生日,彼时心情至今历历在目—— " 像是收到这辈子最大的生日礼物,终于是有产的人了!"

名校毕业后,从事传媒工作多年的林冰,薪资水平中等偏上,不过独立买房依旧可望不可及。父母主动承担半数以上购房款,她终于如愿拿下一套二手商住房。

▲房间角落 中新经纬赵竞凡 摄

安置了有品质的空间,自然是这套房带来的好处,但林冰认为,好处远不止于此。

" 因为这套房子,我心里的安全感强了很多。" 以林冰所听所见为例,好多女生买房是因为婚姻问题不好解决。" 你说我要找个男人,顺便还能帮我把房子问题解决掉,这太扯了,而且也不好找啊。"

至于林冰本人,她打定主意,绝不倚靠另一半,不想因此失去独立性和话语权。" 有了一套房,找对象的时候,就不至于急赤白脸非要图对方房子不可了。再退一步讲,如果结婚后不幸跟老公闹掰了,至少还有个容身之处。" 林冰说。

女子有房万事足?

像林冰一样有买房想法甚至付诸行动的单身女性,不在少数。

第三方机构贝壳找房发布的《2019 年女性安居报告》显示,2018 年女性购房者的比例为 46.7%,达到了近 7 年来的最高值,与男性购房者的占比已很接近。其中 30 岁以上大龄女青年购房者逐年增加,比例高于平均值。

▲图片来源:《2019 年女性安居报告》

该调查面向北京、深圳、上海、杭州、南京、武汉、重庆、合肥、郑州、长沙、苏州、西安共 12 个一、二线城市近千位 18-50 岁的女性群体展开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于上述城市的二手房交易数据。

曾有媒体将这一数据解读为 " 女性买房万事足 "," 房子靠谱、男人不靠谱 "。不过方沁怡却不认同。" 买房跟男人靠不靠谱有什么关系?我买房纯粹为了投资。"

3 年前入职某大型房企后,眼看着身边同事通过买房,短短一年内获得双倍于个人年薪的回报,方沁怡不免打起买房的算盘。

方沁怡买房的过程跨越 2016 和 2017 年,彼时房价还在上行期。方沁怡说," 我心里就一个想法——早买早好,即便背贷款让我压力很大,但等我手头宽松了,可能房子就涨到我根本买不起了。"

2017 年,在父母出资和借商业贷款的双重加持下,方沁怡成功将一套 90 平米两室两厅的房子收入囊中。

在拿下这套房的一年后,方沁怡遇到了入职以来第一个瓶颈期。那时她焦虑迷茫,不知下一步如何打算。不过每当想到名下有一套房,她的焦虑情绪会被冲淡。" 就算我没工作了,至少我有一套房,那是我的固定资产,是我手里攥着的东西。" 方沁怡说。

在 IT 公司工作的张楠也表示,只会从投资的角度去买房,因为买房收益高于存银行。另外,为了父母,她也会买房。去年她在河南老家买了一套两居室,不过因为积蓄有限,首付款 " 父母出了大头 "。不过因为今后不打算在老家发展,所以希望 " 在外打拼的日子父母能住得舒服些 "。

为自己留空间

" 大学时就渴望有一套房子,我可以打扫布置,还可以养小动物。"27 岁的艾佳宁说。

自认内向的艾佳宁,说起大学时住宿舍的经历直摇头。" 人和人挤在一起,没有独立空间,真挺难受的,我想要属于自己的空间。"

大学毕业后,艾佳宁留在了念书的城市北京,任职于市中心的事业单位。因工作岗位要求,她每日需要清早到岗,短期内她也没有变动工作的打算。

她曾与短暂接触过的意向男生提到过买房的事情,说希望在自己单位附近买房。不过对方一口回绝,说市中心房价太高,若要买,只能从郊区房源中选择。

" 如果真迁就男方的意思,我岂不是天不亮就要起床赶路?" 艾佳宁说。她唯一剩下的办法就是求助父母,不过思及款项之大,总也开不了口。

即便如此,心中的渴望仍像渡口的歌声一般,勾起她的希冀。" 如果能买到单位附近的房子,不用大,两室一厅,50、60 平米,能让我把户口落进去就行。那样,我就能省去奔波之苦,还不用把半数以上工资拿去交房租,也能安心做很多事情了。"

在艾佳宁的计划表中,她希望工作多年后能重返校园、读书进修," 就算工作辞了,有一套房在这儿,我还是可以很有底气 "。

" 房姐 " 的世界

不同于艾佳宁的思而不得,苏逸尘从没想过买房的事情。

" 这事儿我真没想过,也用不着想了。我现在名下有几套,老家有,北京也有,都是父母置办的。在父母看来,有房子才能在大城市立住脚。" 苏逸尘说。

▲楼房资料图 中新经纬高晓锳 摄

28 岁的苏逸尘来自陕西省的一个三线城市,家里经商多年,家境算是殷实。曾经,她对买房的苦乐基本无感,不过因为临近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发现 " 有房子真挺重要的 ",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名校背景和高薪工作。

道理很简单。" 一方面说明没有家庭负担,家里可以提供很多支持。另一方面,嫁过去腰板也硬,不用看婆家脸色。" 苏逸尘说。

在苏逸尘看来," 有房 " 不仅使人婚后底气十足,在择偶阶段,也能让女方不慌不忙,优中选优。小说《围城》中有句话," 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若吾家 "。苏逸尘十分认同," 家境相当时,我完全可以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

不过她说,也见过有父母为了迁就未来女婿为女儿买房的情况。" 只要男方人好,有发展潜力,买不起房没关系。那些父母觉得,出一套房不算什么,自家女儿不吃苦就行。"

买房,更是买归属感

" 有自己的房子,才叫家,才有归属感。" 一个人在外地工作,爸爸妈妈都在家乡山东,26 岁的江帆始终觉得自己在漂泊。

▲傍晚时的北京街道 中新经纬赵竞凡 摄

经历了艰难的看房、抢房大战,她于去年 6 月成功购进一套 60 平米的一居室,不过过程难言顺利。" 找房子真比找对象还困难,位置、装修、交通、设施 …… 方方面面都要考虑。" 江帆坦言,这是她第一次做 " 百万元以上 " 的决定,爸妈不在身边,只能自己拍板。

没搬进新家前,江帆日思夜想。搬进来之后,她却有些不习惯。"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没人跟我说句话。我的听觉变得格外好,任何一点声音都能察觉到。"

回想起初,江帆觉得对家的牵绊会随房子落地生根;直至住进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即便有了这个房子,也不代表有了家。房子不会给人带来归属感、满足感,不过是个回去睡觉的地方罢了。"

不过江帆随即觉得释然," 大概房子跟人一样,住久了也就有感情了,也就觉得这是家了 "。

( 为保护采访对象隐私,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 )

(编辑 周冬梅)

相关标签

投资 房价 男生 重庆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