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 邓雯婷)慈善超市对于南京人来说并不陌生,最火时,南京曾有 120 多家。作为一种特殊的慈善形式,他们的经营情况如何?4 月 19 日,位于南京市上海路的一家慈善超市被贴上了鼓楼区人民法院的封条。据了解,该超市面临租金纠纷。那么,慈善超市在南京的运行状况到底如何呢,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上海路的慈善超市已经关门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苏宁 摄
慈善超市被贴封条,运营方坦言压力大
4 月 19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位于鼓楼区上海路 152 — 1 号的苏慈苏善慈善超市。它已经被贴上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的封条。透过紧闭的玻璃大门,现代快报记者看到,货架已经被清空。
去年 6 月 29 日,苏慈苏善慈善超市开业,这曾经是江苏第一家由社会公众无偿捐助,运用连锁企业管理和运营模式的慈善超市。超市通过街道共享的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名单资料,在向困难人群出售生活必需品时进行相应的优惠减免。除了低保户等困难群体,其他人在这里每消费 1 元,都会有 5 分钱用于资助困难群众。不仅拥有超市的功能,当时它还提供社区营造、时间银行、旅居服务、家政服务、慈善服务、捐赠救助、营养餐厅等服务。
现代快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江苏苏慈苏善慈善超市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郭守金。他同时还是江苏苏慈苏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因为一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江苏苏慈苏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郭守金、朱进宁名下价值 133 万元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扣押。
现代快报记者联系到郭守金。他向记者解释,他经营的这家慈善超市每年租金达 120 万元,此次关门主要是因为房东变换了房租付款方式,压力比较大。" 我们正在协商,或者考虑在鼓楼区再换一个便宜一点的门面重新开业。"
" 其实开慈善超市政府会给补贴的。" 郭守金提到," 今年一月份我们向民政部门申报了房租补贴,按照面积算下来差不多能拿到 120 万元的补贴。但这笔钱到现在还没拿到。" 郭守金向现代快报记者坦言,除了房租,还要考虑人工成本,我们现在都靠召集志愿者来进行服务。"
△超市门口贴上了封条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徐苏宁 摄
相应补贴款项已划拨到各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郭守金所说的房租补贴,其实是去年 2 月,南京出台的《关于加强发展全市慈善超市的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根据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慈善超市,市慈善、福彩将给予资金扶持,各区按 1:1 标准配套。其中,改造补贴用于慈善超市的改造维护及器材配置,按建筑面积 2 万元 /10 平方米一次性补贴。运营补贴主要是支持慈善超市的日常经营,补贴标准为服务政府指定对象 2 万元 /1000 人次。
那补贴何时能到位?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了南京市民政局," 我们 1 月份组织申报,3 月份将各类款项划拨到各区。因为是首次拨款,所以审核过程也更为细致严谨,对各家慈善超市的资质审核比较严格,这也造成了时间跨度较长。"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代快报记者从鼓楼区民政局了解到,现在这项改造补贴确实已经由市级层面下拨到区里。" 由于目前有房租纠纷,所以苏慈苏善慈善超市的款项还没有划拨给他们,我们要再向市里请示。" 鼓楼区民政局社会事务科主任科员张东升介绍。" 其实这个慈善超市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经营情况还是不错的,也希望他们接下来还能够在湖南路街道重新开业。" 张东升说。
联合社区推广,带动居民做公益
除了各项成本,最难的还是推广。" 现在大多数人对慈善超市的印象都是低价甚至免费。" 郭守金介绍,他曾用半年的时间去国外调研," 在德国,最常见的就是,人们去慈善超市买东西给钱不要找零,主动做慈善。在这一点,国内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南京市有一家悦善淘慈善超市,每天约有一百名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和商品购买。目前已有 9 家连锁店正在运行。如何鼓励大家做公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悦善淘主要和街道对接,房屋由街道提供。每个站点都有志愿者,依靠志愿者作为超市的主要执行和维护者,以降低人工成本。并且通过时间银行的模式,志愿者可以存入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这些志愿服务时间,在慈善超市可以兑换相应的物品。然后在服务上多下功夫,增加投入。"3 月我们联合街道、爱心企业在 7 个社区推广 14 场公益活动,为慈善超市造血。" 悦善淘慈善超市经理潘万慧介绍。
在悦善淘,物品定价也分为 " 市场价 " 和 " 公益价 "。比如富硒大米一袋 5 斤市场价 39 元,公益价为 19.5 元。" 只要参与悦善淘慈善超市志愿服务,居民就可以享受到公益价格。" 潘万慧认为,慈善超市不需要追求太大的面积和丰富的品类," 我们一直在做调研,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能覆盖到周边要服务的居民就行了。"
" 网上慈善超市 " 首月日均 130 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发展慈善超市,南京还在试水多种思路。去年 11 月江宁区 " 互联网 + 慈善超市 " 平台上线。对于爱心人士来说,献爱心也更方便,还能更精准。通过这一平台,爱心人士可在线认领爱心 " 任务 ",捐赠自己的闲置物品,实现捐赠人和受助人的点对点精准捐助,动动手指即可爱心直达。下单后只需等待快递小哥上门取件,然后送到受助人手中。受助对象包含江宁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约一万四千人。
据介绍,该项目运行数月以来,成效显著,首月捐赠快递有效单量达到 3888 单,是全市同等规模的传统慈善超市同期捐助业务量的百倍,首月日均 130 单,最高日单量达到 322 单。截至目前," 互联网 + 慈善超市 " 平台已发布了 32013 人次的需求信息,包括衣物、书籍、日用品、小家电等物品,目前已有 10180 粉丝关注。
互联网 + 慈善超市运营社会组织相关负责人成林介绍,互联网不仅给传统慈善超市带来了新的经营思路,也提升了慈善效率,做到了便捷性与精准性相统一。一方面,平台上的救助对象都是经民政部门确认的特殊困难群体;另一方面,平台精准对接捐助人和被捐助人,全程透明、可追溯,让捐赠实现 " 面对面 "。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当下,这种方式为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搭建了平台。
发展布局
每个街镇都配置慈善超市
年底前全部民营化
由于自身 " 造血 " 功能不足、宣传不够等诸多原因,南京市慈善超市曾一度锐减到 40 家。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全市仍有 90 家慈善超市。
将来,南京将按照每个街镇配置一个慈善超市的标准,加快全市慈善超市的布局与建设,到 2019 年底,实现全市各街镇慈善超市的覆盖率达 100%。慈善超市的经营模式,此前基本上都是以政府主导,去年出台的意见规定,力争到 2019 年底,全市慈善超市 100% 民营化。" 目前,这些超市中有将近 80 家是民营化的。" 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也希望进行多种尝试,为南京市慈善超市的发展探出一条新路。"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