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随着全国各地主汛期的临近,防汛准备工作正在紧张部署中。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水利厅了解到,日前,水利部组织修订的《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于今年 4 月 8 日正式实施。很多小伙伴要问,咦?洪水编号是个什么东东?有啥特殊意义吗?入汛标准又与以前有什么不同?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河闸
洪水也有名字,长江洪水 1 号超凶的
△ 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
或许很多小伙伴第一次听说 " 洪水编号 ",其实早在 2013 年 4 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的《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中就明确规定,全国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独流入海的主要江河,当满足一定水位条件时,就进行洪水编号。
通俗的讲,洪水编号就是给洪水起个名字,目的是在防汛工作中,加强对洪水的行业规范管理,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南京六合区水务局水利专家表示,比如规定中讲到,洪水编号由江河(湖泊)名称、发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号三部分顺序组成。如长江三峡水库 2012 年 7 月 12 日入库流量达到 50000 立方米每秒,为长江 2012 年第二次达到编号标准的洪水,此次洪水编号为 " 长江 2012 年第 2 号洪水 "。
专家介绍,2018 年夏天,受持续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发生较大洪水,多站发生超警、超保洪水。三峡水库入库流量从当年 7 月 3 日 8 时的 2.75 万立方米每秒,快速上涨至 7 月 5 日 8 时的 5.1 万立方米每秒," 长江 2018 年第 1 号洪水 " 在上游正式形成。随后,三峡水库迅速做出反应,加大出水量,拦洪削峰,成功拦截了来势汹汹的 " 长江 2018 年第 1 号洪水 "。
雨量、水位同时决定入汛日期
△淮河入江水道三河闸行洪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最新修订版的《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中,主要将总规中的第二条 "3~5 年一遇洪水量级或影响当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作为洪水编号标准 ",改为 "2~5 年一遇 ",提高了洪水量标准,并修改了一些河湖水位标准的细节,更符合了现在的情况。
而此前一直试行的《我国入汛日期确定办法(试行)》,也在本月敲定正式版。与试行版不同最大不同是,关于 " 入汛指标 " 中,第四条改为 " 考虑暴雨、洪水两方面因素,入汛日期采用雨量和水位两个入汛指标确定 ",而试行版中,则是雨量、水位择其一,决定入汛时间。
" 以江苏为例,每年的入汛时间基本固定为 5 月 1 日,而广东、湖南、江西等地,因为受洪水段和天气影响较大,每年的入汛时间会稍有波动。比如今年广东省受暴雨影响,入汛时间就比往年早了一个月。" 专家表示,其实所谓 " 入汛时间 " 指的是主汛期,并不是说就在入汛这天,江河湖水才会源源不断的涌来,日常水位也会因上游来水、天气变化而波动。但进入主汛期后,水情变化会更加频繁,更需要水利部门加强关注,做好一切迎接洪水的准备。
(编辑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