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2016 年 11 月,科林环保正式易主,原实际控制人宋七棣及多位股东将合计占总股本 19% 的股份转让给黎东控制的重庆东诚瑞业。曾在重庆多家银行任职的黎东,当时以溢价六成的价格接盘,看起来踌躇满志,想有一番作为。此后在其主导下,公司先是将原先主业核心资产的子公司甩卖,又大举进军光伏业务。但两年多过去,2018 年公司却巨亏 5.39 亿元,并且被会计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也因此被实行 " 退市风险警示 ",4 月 26 日正式变身 "*ST 科林 "。
业绩大幅下修,披星戴帽再收关注函
4 月 23 日,苏州上市公司科林环保发布业绩快报修正公告,将此前公告的年度亏损额由 3.04 亿元修正为 5.39 亿元,原因包括多方面的计提减值。两天后,正式的年报公布,但却被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交易所相关规定,4 月 26 日,公司股票被实施 " 退市风险警示 " 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 " 科林环保 " 变更为 "*ST 科林 ",当天也毫无意外地一字跌停。
△ 科林环保 2019 年一季度继续亏损 据公司一季报
董事会的专项说明显示,截至去年年底,科林环保逾期债务涉及金额 1.12 亿元,已被提起诉讼涉及 49 笔,金额 9249.19 万元;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六户,冻结金额 70.19 万元,且存在尚未偿还的外部单位资金往来款 6854 万元; 已建成光伏电站结算形成的应收账款短期内难以回款,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短缺。
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科林环保公司主要的在建高邮项目已经停工,短期内难通过筹集资金复工,公司亦无其它可以产生充足资金收入来源的项目用以偿还当前债务。另外,高邮项目处于停工状态导致该项目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科林环保公司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 科林环保公司虽已对改善持续经营能力拟定了相关措施,但我们未能就与改善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未来应对计划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因此我们无法对科林环保公司自报告期末起未来 12 个月内的持续经营能力做出明确的判断。"
对此,公司董事会表示,受宏观经济及金融政策影响,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年内到期的融资大多未能续贷甚至被抽贷, 偿还该等融资挤占了公司大量流动资金,受光伏政策以及流动性紧张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程度制约了公司光伏电站相关项目的进度。公司表示,将采取多项措施,尽力在 2019 年消除上述事项及其不良影响。
4 月 25 日,深交所中小板也向公司发出关注函,要求公司补充披露银行账户的冻结情况,以及说明目前的情况是否触及交易所规定的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情形。
易主两年多,主营业务乾坤大挪移
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 1979 年,2010 年 11 月在深交所上市,原本是国内袋式除尘设备的龙头企业之一。但 2016 年 11 月,原先的实际控制人宋七棣、徐天平、张根荣、周兴祥等股东将合计持有的占公司总股本 19% 的股份转让给重庆东诚瑞业。同时,宋七棣等转让方还将占总股本 9% 的股份投票权授予东诚瑞业,东诚瑞业由此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黎东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 科林环保年报前十大股东及质押状况 据公司年报
资料显示,1961 年出生的黎东,毕业于重庆渝州大学电气自动化系,在重庆银行界工作多年,曾任兴业银行重庆分行行长助理和副行长、恒丰银行重庆分行副行长、哈尔滨银行重庆分行行长。除了担任科林环保的董事长外,目前其还兼任香港上市公司高富集团执行董事及主席、新三板挂牌公司浙江先锋机械董事长。
值得一提的是,黎东当时购买股权耗资 15.6 亿元,转让单价相较当时公司的股价溢价高达六成。这也被当时市场解读为,其或许将有一番大作为。
接下来的操作似乎印证了这样的观点。原实际控制人宋七棣及其高管团队此后陆续离职。2017 年 8 月,作为原先主营业务核心资产的子公司科林技术被挂牌转让,以 7.17 亿的价格又卖给了宋七棣夫妇。而科林环保则彻底转型,大举进军光伏业务。不过,当年年底披露的年报显示,扣非后的净利润竟亏了三百多万元。而 2018 年年报显示,公司光伏电站 EPC 承包业务的营业利润为 -7721 万元,电站运营维护等业务的营业利润也仅为 1706 万元。
光伏业务不太行,公司还想在 " 环保 " 二字上做文章。2018 年 5 月,科林环保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江苏博恩环境工程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51% 股权。当年 7 月,又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新中水(南京)再生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有的 14 家全资子公司 100% 股权。标的公司的主要业务为垃圾填埋气综合利用项目。
但去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这两笔收购先后被终止。债务压身被认为是科林环保放弃收购的重要原因。去年年底,公司部分债务到期未能清偿,在回复深交所的关注函时,公司透露,未来一年到期债务将超过 3.7 亿元。
股价大幅缩水,当初买壳的杠杆资金咋办?
而对于当初高价买壳的前银行人士黎东而言,日子恐怕同样也不会太好过。根据此前公告,东诚瑞业当时收购股权的 15.6 亿元资金中,自有资金仅为 0.24 亿元,其它则为来自重庆金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借款 6 亿元,和来自中信银行深圳分行的并购贷款 9.36 亿元。
2016 年 11 月,公司曾公告,东诚瑞业将持有的上市公司 3591 万股全部质押给了中信银行深圳分行。当时,科林环保的股价还在 30 元上下,而截至 4 月 26 日收盘,*ST 科林的股价只剩下 8.36 元。最新的年报及一季报显示,东诚瑞业的全部持股仍为质押状态。尽管当时约定的借款期限为 5 年,但质押的股权大幅贬值后,中信银行深圳分行还能否淡定看待?
另一笔借款来自于重庆金唐房地产,该公司正是黎东任主席的香港上市公司高富集团的子公司。不过高富集团 2018 年年报显示,去年巨亏 7.45 亿港币,同样业绩压力巨大。
对于债务缠身的科林环保,黎东还能否扭转乾坤?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