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05
深晚独家 | 离家22年,广西老人靠TA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4 日上午,32 岁的覃谭和亲友一道将 56 岁的父亲覃力松带回了久违 22 年的家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大化县百马乡局柳村的家中。前来迎接的家人抱着覃力松久久不愿松手。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也说:" 没想到这辈子还能见到你 ……"

覃力松哽咽着说:" 父母都葬在哪里,我要去看看他们 ……"

一次不经意的离别

1997 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到了广西河池壮族农民覃力松的家中。时年 34 岁的覃力松决定出去闯一闯,在家种着几亩薄田,除了填饱肚子,实在没什么结余。他上有需要赡养的父母,下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作为男人,我应该撑起这个家。" 这是当年覃力松离家前单纯的想法。村里也有不少人外出打工,当他们在外拼搏几年衣锦还乡时,往往会建起小楼房。每当看到这些,覃力松外出打工的想法就更加强烈了。他告别了父母和妻儿,独自前往广东惠阳打工。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不但没有挑起家庭的重担,反而让家里人苦苦寻找了整整 22 年。

" 我们用尽了所有的寻亲办法 "

覃力松离家几个月后,家人并没有收到他寄来的汇款。汇款是外出打工一族的劳动成果,是一个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当年的小覃谭在上下学的路上,时常有乡亲们逗他:" 覃谭,你爸爸呢?"" 爸爸在广东打工呢。" 他总是这样回答。

" 爸爸寄钱给你们买吃的没?" 当别人这么问的时候,覃谭就沉默了。

转眼间,春节到了。没有寄钱回家的父亲该回来过年了吧?站在村口大树下眼巴巴地等待父亲归来成了覃谭和妹妹每天的必修课。然而,当 1998 年新年的钟声敲响,父亲身影还是没有在村口出现。

" 过年那天,妹妹哭了。妹妹一哭,妈妈就跟着哭,结果,爷爷奶奶也哭了,一家人哭成一团。"1998 年的春节,留给覃谭的是难以名状的心痛。

当看到别的小朋友都穿上父母买来的新衣,覃谭觉得那个年过得很凄惶。

" 还好,我的母亲很坚强。她说,爸爸会回来的。她到了圩上,买来大红的春联将土坯房装饰一新,还给妹妹买了一套衣服。" 覃谭说:" 那时候,爷爷奶奶还说母亲浪费,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给自己信心和希望。如果没有了希望,我们这个家就垮了。"

▲覃谭(右二)与父亲覃力松(右三)在坪山公安分局马峦派出所民警的帮助下重逢

母亲总是安慰覃谭:" 爸爸可能没赚到钱,也许是老板叫他留守工地,一天可以拿好几天工资,所以才没回来。" 当时村里有人为了赚钱,也是这么干的。

自我安慰可以让覃家一时坦然,却不能长久。时间像村口小河的流水一天天无声无息地流逝着,家人朝思暮想的覃力松还是没有回来。

覃谭一家开始了寻亲之旅,他们在当地派出所报警求助,托在惠阳打工的同乡帮忙打探父亲的消息,甚至将寻人启事贴到了镇上、县城。再后来,他们寻亲的脚步越走越远,将寻人启事贴到了惠阳,还在报纸上登过寻人启事,寻求过惠阳警方的帮助。不过,覃谭家人所有的努力,依旧没有换来覃力松的一丝消息。

" 爷爷奶奶说,你们一定要找到爸爸 "

这一找就是几年,可覃力松却始终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谣言开始在村里悄悄传开,有人说,覃力松已经死了;有人说,覃力松跟着别的女人跑了。

" 每当听到这样的消息,爷爷奶奶就很生气,他们不相信父亲死了,更不相信老实的父亲会跟着别的女人跑了。" 覃谭说。

谁都躲不过自然规律,思亲之苦加上岁月使然,2006 年和 2009 年,覃谭的爷爷奶奶相继离世。" 我至今还记得他们的临终情景,他们说‘你们无论如何都要找到爸爸。’直到我们肯定地点头,他们才放心地离去。"

"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会放过 "

2003 年,16 岁的覃谭来到东莞打工。前几年,覃谭和妹妹先后成家立业,他们的婚礼上,没有父亲的身影。

事情的转机在今年 5 月 3 日突然出现。当天中午,覃谭接到了家乡百马派出所民警的电话,说他失踪 22 年的父亲可能在深圳市公安局马峦派出所。正在午睡的他激动得再也睡不着了,恨不得马上插翅飞到深圳去确认一下。但家乡派出所的民警告诉他,让他等马峦派出所的电话。坐立不安地捱过一个小时后,覃谭接到了深圳市公安局坪山公安分局马峦派出所陈文权警官的电话,要他带上身份证、亲子关系证明到马峦派出所认亲。

" 尽管只是一种可能,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希望,我都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确认一下。" 覃谭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

5 月 3 日下午,覃谭和三位亲戚赶到了马峦派出所,在民警们的见证下,这对阔别 22 年的父子终于在异乡相认。" 父亲和爷爷长得太像了。" 覃谭说。

预料中相拥而泣的场面并没有出现,父子俩哽咽着,一时不知道什么才好。毕竟,34 岁离家的覃力松如今已是年近六旬的老人,而当年才十岁正读小学的覃谭也早过了而立之年。

" 如果不是深圳警方相助,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父亲 "

乡音让久别重逢的父子很快熟稔了起来。覃谭和亲戚们用家乡话跟父亲交流,父亲乡音无改。经过交流得知,覃力松到了惠阳后,工作很不好找。他不愿意灰溜溜地回去,于是到处找事做。没想到找着找着,他不知道该如何回家了。

覃力松小学没毕业,文化程度不高加上第一次离家,不知道如何求助政府,慢慢变成了一个流浪汉。前不久他流浪到了深圳龙岗,接着步行来到了坪山。

恰逢 " 五一 ",马峦派出所巡防队员尚宗荣在中心广场发现一名流浪老人,于是将他带回派出所采集信息。为了尽快核实老人的身份,民警陈文权放弃了午休时间,通过和老人交流,发现老人普通话很不标准,而且对陌生人充满戒心。" 他贴身绑着着一些塑胶板,应该是防身用的。" 陈警官说。

陈警官很有耐心,他拿来纸和笔,让老人写自己的姓名,得知老人叫覃力松,却奇怪地发现无法查到老人的信息。陈警官又让老人写家乡地址,老人在纸上写下了:广西河池市大化县百马乡局柳村。陈警官迅速联系了百马派出所,百马派出所联系了局柳村委会,得知村里的确有这个人,已经失踪 22 年了。陈警官心里有了数,于是通过网络将老人的照片传了过去。局柳村村民有自己的微信群,当村委会工作人员将老人的照片发到群里让覃力松的家人确认时,大家一眼就认出了流浪老人就是失踪多年的覃力松。

▲覃力松回到家乡后,与儿子、女儿和外孙合影(本文图片均由坪山警方提供)。

确认了覃力松的身份后,陈警官很快查询到老人的儿子覃谭就在东莞大朗务工。为了尽快让老人跟家人团聚,陈警官婉言谢绝了百马派出所让覃力松家人来深圳接人的建议,而是直接联系了覃谭,让他尽快来到深圳与父亲相见。

流浪了 22 年的覃力松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对自己的父母、妻子以及家中年龄稍长的人都还记忆犹新。和覃谭一起来的三个亲戚,也被覃力松认了出来。得知父母临终前对家人的嘱托后,覃力松放声大哭。他说:" 我不孝啊,我回家第一时间就去祭拜父母 ......"

民警将覃力松托付给了覃谭。覃谭感动地说:" 谢谢你们,如果不是你们,只怕这辈子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覃氏父子走出马峦派出所的时候已近黄昏。一束斜阳穿透云层将他们的身影投射在街道上,温暖而生动。覃谭说,他会永远记得这座充满关爱的城市。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邹贤中 宋杨

相关标签

派出所 广西 深圳 母亲 失踪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