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5-05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正式奠基,建成后将呈“三塔映三湾”景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 文 吉星 / 摄)5 月 5 日上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奠基仪式在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举行,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江苏省副省长王江、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扬州市市长夏心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等出席活动,并共同为该博物馆培土、奠基。

△奠基仪式现场

扬州是大运河 " 原点 " 城市、是运河申遗牵头城市,大运河在扬州境内有几十公里,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的建设是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展示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复活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最终选址扬州运河三湾风景区,这里正位于古运河扬州段的中心位置,它北邻扬州历史城区,水系与瘦西湖水系无缝衔接,处于扬州城市休闲旅游发展的战略区位。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8 年 5 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不顾年迈,亲自率领团队来到运河三湾实地查勘,并亲手绘制出了第一张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规划图案。2018 年 9 月,伴随着由中国工程院何镜堂院士、王建国院士等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评审会的召开,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项目全面启动。

△效果图 扬宣供图

据了解,博物馆采用了巨型船只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博物馆顶层通过一条长虹卧波意象的廊桥与大运塔相连。该项目总用地 200 亩,总建筑面积 8 万平方米,其中地上 5 万平方米,地下 3 万平方米。内设多个主题展厅和考古研究所、文创展示区、文化剧场、儿童体验区等多个功能区,是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由主塔 ( 大运塔 ) 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整体建筑风格呈现唐代风韵,其中主塔 ( 大运塔 ) 距文峰寺的文峰塔约 1.2 公里,距高旻寺的天中塔约 4 公里,三塔一线,形成 " 三塔映三湾 " 的文化景观。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将对大运河进行全流域、全时段的展示,展示内容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 2500 年发展历程,以及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据了解,博物馆东侧版块还将规划建设非遗文化博览园一期,定位为 " 以运河为主题、非遗为特色、多元休闲体验 " 的文旅休闲区,力争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筹)同步对外开放。

该博物馆预计 2021 年底可对外开放,年游客量规划在 150 万至 250 万人次。未来它将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地标。扬州市有关方面表示," 北有瘦西湖,南有古三湾 " 作为大运河的遗产点,瘦西湖始终与大运河保持着,水源相通的互动关系。博物馆将预留一个码头,未来,游客和市民从瘦西湖乘船经乾隆御码头、老城区,然后直达大运河博物馆,可以完整体验集 " 城、湖、河 " 为一体的水上游览线。

江苏省副省长王江在奠基仪式上说,江苏是大运河的起源地,也是大运河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其打造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博物馆和最能反映中国大运河文化的标志性工程。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运河特色鲜明、资源丰富。近年来,扬州立足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工作,启动了包含京杭大运河在内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展现了扬州担当。江苏有关部门和扬州将全力以赴,把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设成为保存大运河历史记忆、传承大运河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经典之作,和彰显大运河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编辑 苏湘洋)

相关标签

博物馆 扬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