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 / 文 施向辉 / 摄)当二胡遇上小提琴,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合奏,会产生什么奇妙反应?5 月 5 日晚," 中西音乐对话——‘胡与琴’音乐会 " 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溧水校区举行,这是 2019 年江苏省 "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 项目之一。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与著名旅美小提琴演奏家盛小华走进学校,将精心挑选的经典音乐作品呈现给年轻学子,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二次合作,"2+4" 让青年人感受音乐之美
一袭蓝裙,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小华准时出现在舞台上。她出生于著名的盛氏小提琴音乐世家。外祖父盛雪教授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盛中国则是她的舅舅。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盛小华
" 我此前与盛小华教授合作过一次,感觉很好。她在美国待了很多年,现在回国在南艺担任特聘教授,南艺也是我的母校,我们有一样的使命,将音乐的知识和素养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著名二胡演奏家、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二胡协会副会长朱昌耀说,这期间恰好碰上教育厅举办 " 高雅艺术进校园 " 项目,这个项目已经举行有 20 多年,很不容易也很难得,希望这场音乐会能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之美、艺术之美。
△著名二胡演奏家朱昌耀
朱昌耀说,这场音乐会主题为 " 中西音乐对话 ",就意味着演奏的丰富性,中外曲目都会有,比如中国的《思乡曲》《二泉映月》《葬花吟》等,国外的《爱的祝福》《塔兰泰拉舞曲》等。
" 我们分别演奏不同的中外曲目,在碰撞中也不难看出,曲目包含着浓浓的乡情。" 朱昌耀笑着说,二胡和小提琴本身就有很强的联系,胡与琴的合奏,又叫 "2+4",两根弦与四根弦的 " 碰撞 ",是很美妙的。
盛小华说,这已经是她参加的第二场 "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项目,很高兴得到了朱昌耀主席的支持。我出生于音乐世家,所以潜意识里,我受到非常深的音乐感染,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有深入了解,现在就要求我们创新,但更多的还是育人。"
《梁祝》问世 60 周年,重新改编演绎经典
据悉,今年是经典曲目《梁祝》问世 60 周年,两位演奏家同台登场,再现经典。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致敬经典,朱昌耀对《梁祝》进行了适当改编,盛小华换了一袭红裙,惊艳全场。
提到加强青年审美能力,朱昌耀表示," 培养大学生具有艺术欣赏的能力很重要,艺术是一个人的生长中必不可少的。成熟心智、提高理解力、甚至可以促进学业知识发展。很多家长认为学习乐器会耽误孩子学习时间,其实很多研究都表明,音乐和学业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而不是对立。"
盛小华也表示赞同,即使自己是音乐方面的老师,但是育人应该是各方面的。" 今天对我来讲,能够用我的演奏,带着这群学生走向音乐世界,就是自然而然的担当。我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用音乐来传递人性善与美。" 盛小华说。
公益性质,演奏会现场爆满还加座
当晚,演奏会现场座无虚席,近两个小时,学生们几乎没有人拿起手机,都在静静地聆听这一场精彩的音乐盛宴。
" 大礼堂本身座位是 800 个,演出前一小时临时加了 100 个,可见这场音乐会学生们都很期待。" 承办单位负责人刘梦佳说,这所学校没有没有音乐系,艺术类只有设计专业,其实这些学生也非常希望能有 " 高雅艺术进校园 " 的活动。
刘梦佳透露,因为活动面向学生,这几场音乐会都是公益性质,大家平时很难见到盛小华、朱昌耀这样的 " 大咖 " 演奏,所以学生们绝对是 " 赚到了 "。
" 现代社会网络很发达,年轻人各方面接受的文化是多元化的,甚至有大学生沉迷游戏、刷手机,这样的音乐会一方面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还可以提升审美能力。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观众本身就对民乐或是西洋乐很感兴趣,甚至有会演奏的,更能激发他们的音乐种子,更热爱艺术。" 刘梦佳说。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