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06
深晚领读|《黑羊与灰鹰》:历久不衰的巴尔干必读文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新旧欧洲的转折点,作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在 20 世纪 40 年代前后的命运截然不同。《黑羊与灰鹰》观照了自 14 世纪中叶至 " 二战 " 爆发这漫长岁月中的巴尔干历史。这片土地经历过什么?一连串难解的谜团和苦难是否有迹可循?

相比旅行文学,《黑羊与灰鹰》更近于一部史诗。三度游历之外,英国文学家、文学评论家丽贝卡 • 韦斯特投入了五年时光,殚精竭虑地将盘根错节的历史和现状、不同视野下的记忆与情感,连同最幽邃的精神剖析一同编入这部宏大的文本,构成一幅阔大的、层次丰富的图景。

韦斯特的写作是一股思想的洪流,观察与玄思无时无刻不错杂而行,其间更深藏着对人类悲剧的理解与同情。她终身致力于女权与自由主义的社会改革运动。2004 年以来,其生平事迹两次被改编并搬上话剧舞台;1959 年凭借文学成就获封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1950 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荣誉院士。韦斯特著作等身,代表作有《叛逆的意义》《溢出的泉水》《思想的芦苇》《真实的夜晚》《士兵的归来》。

《黑羊与灰鹰》被公认为韦斯特的代表作品,是一幅 " 二战 " 边缘的欧洲画像。从作者的游历到成书,世界历史从 " 一战 " 后的暗流涌动最终滑入了新一轮战局。就在作者写作的收尾时刻,巴尔干深陷纳粹炮火,再次经历苦痛抗争和各方抉择。它以强烈的在场感,见证了一个一切要素彼此撞击的时刻。所以,可以说《黑羊与灰鹰》是巴尔干历史与民族志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成为其后的写作者、研究者反复回溯的文本。作为一份对世界上民族、地缘状况最复杂地区的调查,这部巨著不仅记录了遥远过去,也照亮了正在发生的历史。今日再读,我们不只是在远望斯拉夫人身畔浓厚的阴影,也是在检视当下世界里那些斗争的阴云、仇恨的火种。半个世纪后,著名地缘政治学家、作家罗伯特 • 卡普兰将此书视作自己巴尔干之行的随身指南,并在书中以专文致敬," 我的那本《黑羊与灰鹰》已被翻阅了无数次,写满了注释,我宁愿丢失护照与金钱,也不愿意把它给弄丢了。"

熟悉巴尔干地区的作家陈丹燕为此书撰写了书评,她说,百万字的描写与观察、分析与前瞻,在今天这个阅读仅限于潦草与匆忙的时代,看起来是那么奢侈、那么自信、那么骄傲,却是那么强有力地活着。《纽约时报》则评论韦斯特不仅极大地拓展了 " 旅行文学 " 的写作范围和形式,也为这种写作注入了深度的思考。

《黑羊与灰鹰:巴尔干六百年,一次苦难与希望的探索之旅》

[ 英 ] 丽贝卡 • 韦斯特 著

向洪全、夏娟、陈丹杰 译

中信出版社 2019 年 3 月

深圳晚报记者 姚峥华

相关标签

韦斯特 二战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