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园仪式在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举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 3D 产业创新中心之一,创新中心将为对 3D 产业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加速 3D 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
当天下午,首届 3D 打印(深圳)经济论坛同期举行,专家们深度探讨 3D 打印前沿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和创新理念,为 3D 打印行业发展 " 聚势赋能、协同创新 "。
据悉,本次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指导、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光韵达增材制造研究院承办。原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原纪检组组长郭炎炎,原科技部秘书长、党组成员张景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深圳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蔡立,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深圳市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深圳市坪山区副区长陈华平,深圳工业总会高级顾问曹明新等市区职能部门、国内外院士代表、高校学者专家、企事业代表等出席本次活动,齐聚坪山,共谋 3D 打印产业创新发展。
坪山 3D 打印技术加速发展
开园仪式上,创新中心牵头单位深圳光韵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侯若洪表示,光韵达将积极发挥上市公司强大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在 3D 打印技术服务领域的先进经验,联合 3D 打印领域各类创新主体,全力推动深圳 3D 打印产业走向国际化,助力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表示,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顺应了 3D 打印技术发展的趋势,契合了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 3D 产业集约、健康发展,通过创新引领和人才驱动,加速 3D 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步伐。
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表示,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对 3D 产业技术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 3D 产业创新中心之一,可以填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为行业提供共性技术和技术标准。
" 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正式开园标志着坪山 3D 打印技术加速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对于建设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加快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具有重要意义。" 坪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勇表示,坪山区委区政府将大力支持创新中心建设发展,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以一流的营商环境让创新创业者在坪山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三位院士及团队签约入驻
开园仪式现场,院士工作站的合作签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合作共建签约以及企业项目入驻签约仪式备受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中国科学院院士聂祚仁、法兰西大学科学院院士胡国华与团队率先签约入驻,三位院士将为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产学研相结合,是集成技术创新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组合。仪式上,深圳市光韵达增材制造研究院分别与长春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推动深圳 3D 打印产业接轨国际技术与学术前沿。
同时,12 家企业及项目入驻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签约,跨界协同开展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探索 " 智 " 造业新模式。
开园仪式后,与会嘉宾一同参观了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
前沿科技助力传统产业升级
当天下午,以 " 聚势赋能、协同创新 " 为主题的首届 3D 打印(深圳)经济论坛隆重举行,论坛汇聚增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的顶尖专家、行业翘楚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跨领域权威专家,展现趋势、关键技术并深度探讨 3D 打印前沿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高端制造、建筑建造、文创、军工等产业领域的应用和创新理念,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并共享发展契机。
在本届论坛的圆桌论坛中,3D 打印行业专家学者、商协会代表、投资界大咖共同探讨在大湾区经济腾飞和全球制造业革命中如何发挥增材制造带来的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和对全球制造业的革命性变革,共同分享了自己看法及见解。
近年来,坪山抢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深圳 " 东进战略 " 实施等重大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东部中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地区生产总值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增长 9.1%,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展现出热气腾腾、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聚势赋能、协同创新、引领发展,本次深圳市 3D 打印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开园和首届 3D 打印(深圳)经济论坛的圆满举办,将深化坪山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推动深圳 3D 打印产业走向国际化,助力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
(深圳晚报 记者 余俊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