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共同主办的 " 江南烟雨里的长安——圆珍眼中的大唐世界 ",将于 5 月 10 日到 7 月 21 日在温州举行。本次展览遴选温州博物馆和深圳望野博物馆珍藏的 167 件 /(套)唐代文物器用,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 12 件,二级文物 2 件。本次展览由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协办,温州博物馆和深圳望野博物馆承办。
大唐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威远播、文化昌明。唐代对外采取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了无数外国使节和商旅前来访问、贸易和交流。日本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早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积极开展与大唐的外交往来。自公元 630 年第一次派遣唐使,到公元 894 年停派的 260 多年中,日本共派遣唐使十九次之多,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留学生 20 余人,而见于文献的佛教僧徒多达 90 余名。
▲唐代 " 永通万国 " 铭箕形砖砚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唐代 弟子张俊 印刷本经咒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唐代 蓝釉唾壶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圆珍 ( 814~891 年 ) 为日本佛教天台宗寺门派创始人。圆珍赴唐求佛,受法长安青龙寺,后带佛教经论 1000 卷返回日本,贡献莫大。曾经入唐求法的日僧圆珍曾亲到过温州,本次展览以他的视角出发,展现他眼中的大唐世界。
▲唐代 三彩菱格纹盖罐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唐代 三彩牛座刻花枕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第一单元 " 圆珍入唐求法 " 体现了圆珍入唐求法的路径及其收获,尤其聚焦圆珍与温州的关系;第二单元 " 圆珍眼中的大唐物质生活 " 展现唐朝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第三单元 " 圆珍眼中的大唐文化繁荣 " 展现唐朝先进的制度保障和人才济济;第四单元 " 圆珍眼中大唐佛教的庄严 " 重点呈现唐代佛教大发展时期中日之间佛教的交流及其对社会各层面的影响。
▲唐代 铜鎏金释尊说法像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云气纹葫芦形执壶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深圳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表示,两年来他细致全面地梳理了日本圆珍大和尚的史料和文献,发现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线索。在 " 一带一路 " 倡议带来的世界人民交流与融通的大历史背景下,此次展览的举办无疑将促使人们深思过去、憧憬未来。
展 览 信 息
展览名称:江南烟雨里的长安——圆珍眼中的大唐世界
展览时间:2019 年 5 月 10 日— 2019 年 7 月 21 日
展览地点:温州博物馆临展厅
主办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深圳市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承办单位:温州博物馆、深圳望野博物馆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实习生 贾杨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