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通讯员 冯凯 记者 陆文杰)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工作之余该院的护理人员发挥创新思维,摸索出提高工作效率和临床服务质量的 " 金点子 ",近 5 年来,共获得专利 200 多项。这些发明不仅在工作中非常实用,也切实让患者受益不少。
灵感源于对患者的关爱
防滑脱一次性输液器、意识障碍患者上身约束带、改良式预充管注射器、双导丝鼻肠管和医用鼻肠管组件 …… 这些都是常州一院神经外科副护士长景新华根据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良而成。其中," 双导丝鼻胃管弯曲上举法置入空肠 " 获评 2017 年常州市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成为常州市卫生健康系统中唯一获得该奖项的操作法。
△ 改良型靠背式坐便器
" 改良后的操作法使用的鼻胃管价格较原螺旋型鼻肠管便宜近三分之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景新华表示," 虽说只是小发明,但这些都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中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 . 景新华(中)与同事交流医疗器具改良
截至目前,此操作法在神经外科重型患者中已成功实施近 600 例。此外,该技术也在不断被推广,不仅有常州本地医院护理人员前来 " 学艺 ",更有无锡、苏州等外地的医院护理人员慕名前来 " 取经 "。
小发明彰显人文关怀
在帮助患者减少痛苦,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护理人员也通过改造和发明让自己拥有更多 " 趁手兵器 "。
消毒供应中心被视为保障患者手术安全的 " 净地 "。每天,来自全院及周边其他医院需要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物品首先会汇聚到这里的去污区,经过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十大流程处理后就变身为无菌手术、治疗的神器," 在清洗转运过程中会有水滴落,地面因此变得湿滑,给医务人员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 改良后的转运车
常州一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林素英随即召集科室同事开展头脑风暴,经反复研究后,决定对原有的转运车进行改进:在堆放物品的平面四周设计环形凹槽,中心设计排水口,凹槽至排水口由坡面引导,排水口正下方用支架托住透明储液盒,用以回收物品浸泡、超声清洗后的残留液体。转运车轮子上,还细心加设了环形密封圈和挡水盘。
" 改良后的转运车可有效防止残留液体滴漏,使用效果很好,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林素英说。
让创新像呼吸般自由
因为做专利,2018 年 7 月,血管外科副护士长张茹拿到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的聘书,成为平台培训讲师,她的网络课程《让创新像呼吸般自由》吸引了近千人次的学习。
2018 年至今,她个人获得了 21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同时,她还组织科室护理人员群策群力,共同参与,至今科室共获得 54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和 1 项发明专利授权。" 勤于发现,善于思考,每个人都可以让创新像呼吸般自由。" 张茹总结。
据了解,在国家提倡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常州一院积极倡导全员创新,而护士发明家的 " 金点子 " 正是近年来医院积极开展临床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创新发明的一个缩影。据第三方机构公布数据显示,截止 2018 年底,常州一院共有公开专利数量 569 项,位列全国医院第 34 位。
(常州一院供图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