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梦云 / 文 顾炜 / 摄)5 月 9 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 " 纪念馆 ")举行新征集文物新闻发布会。美籍华人鲁照宁和南京民间抗战史研究者张定胜、张育松等人向纪念馆捐赠共计 133 件文物史料。
△鲁照宁捐赠的文物资料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美籍华人鲁照宁作为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自 2004 年开始,十余年来,一直在美国帮助纪念馆搜寻有关南京大屠杀等相关主题的文物史料,迄今已达 1700 余件(套)。
鲁照宁这次带来的藏品有 107 件,其中包括 8mm、16mm 原版电影胶片 16 卷,记载了 1937-1945 年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大事,其中 1937 年的胶片中包括日军轰炸上海和南京的画面镜头。
鲁照宁说:" 这批资料比较珍贵,第一份收藏的是《芝加哥论坛报》1937 年 12 月 9 日头版发表的新闻,报道中记录了日本向南京进攻,攻破南京近郊的高桥门,直逼南京城区。这份报纸非常难得,能找到是很欣慰的一件事。"
△南京保卫战紫金山战壕里遗留的钢轨
张定胜、张育松等人此次带来的物品,是在南京紫金山等战场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的,包括弹壳、子弹、手雷盖、炮弹片、航弹片、炮弹引信、中国守军使用的木柄手榴弹弹体、木柄手榴弹盖、木柄手榴弹拉环、铁轨、镰刀等 13 类。
其中一段长约 90 厘米的铁轨,据张定胜推测,该铁轨为中国守军修筑战壕时用来支撑工事之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表示,紫金山战斗是南京保卫战中打得非常惨烈的战斗,这些实物充分证明了当时中国军队英勇地保卫南京。
△唐恺捐赠的文物资料
唐恺是从事南京保卫战的民间研究者,此次带来的文物史料共 12 件。其中一件出版于 1938 年 8 月的福建省战时民众学校课本,第四十六课明确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烧杀淫掠,尤其是提及了侵华日军 " 百人斩 " 的暴行。他介绍,该课本出版时间距离南京大屠杀发生仅过去半年,这也是国内较早记载南京大屠杀的教科书。
王卫星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批文物史料的收集,丰富了纪念馆日后的展陈,希望通过这些资料,把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