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苏宁)5 月 12 日,是母亲节。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中,也活跃着一股 " 她力量 "。她们是走在研究前沿的攻关者,是市场商海搏杀的勇士,也是充满柔情的母亲。她们坚韧执著、敢于冒险,是女性中那闪亮的一群,向着星辰大海,她们成为南京创新名城建设重要的 " 她力量 "。
△马晶 主办方供图
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马晶这两年有了一个新身份:南欣医药技术研究院董事长。这位 48 岁的女学者,前半生围绕着实验室和课堂,每天面对仪器、书籍和学生,人近中年,她开辟出新的舞台,尝试另一种可能性。" 我不喜欢总是停留在自己熟悉的领域。" 马晶说。
马晶一直走学术道路,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功能材料的理论研究。她本硕阶段求学于南理工,读博时来到南大,还前往日本进行博士后研究,回国后,她回到母校南大顺理成章地做了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她先后主持了五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项国家科技部 973 课题,先后获得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科研和教学,她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已经定盘,稳定而无忧。
转折出现在 2017 年。南京市刚刚启动 " 两落地一融合 " 工程,南京大学、汉欣医药和江苏生命科技园 " 盯 " 上了马晶和她的研究课题,他们希望成立一个研究院,由马晶担任负责人,后者并没有很快答应下来。" 考虑了挺久,也做了调研,还请从事产学研的朋友给了建议,最后觉得这对于学科发展和回馈社会是件好事。" 马晶说," 我也喜欢接受挑战。"
" 不安分 " 的马晶点了头,开始人生的转型。一心搞基础研究的她,考虑起如何让手中的成果落地,如何让技术产业化。尤其是涉及初创型科技企业孵化,人才来自不同学科,需要和他们不断磨合,找到共同语言。为此,研究院每周开一次研讨会,让多学科专业充分交流,加快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场景的转换," 不然还是两张皮,没法融合。" 除此之外,研究院运行和企业孵化涉及到融资,金融和资本对于这个女学者而言同样是全新领域,除了聘请职业经理人,马晶自己也在不断学习和摸索。
如今,这家研究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精心打造的技术平台,通过计算机模拟细胞间的反应过程,发现药物对细胞的影响规律,打破了传统实验室依赖人工操作和实体仪器的格局,提高了实验效率,时间压缩了 50 倍。" 得益于该平台,我们的研究手段和领域也拓宽了,最近就新发现两种材料对肿瘤疾病的抑制作用 "。5 月 5 日的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现场推进会上,南欣医药从 70 多家申报机构中脱颖而出,成为今年首批备案的 23 家新型研发机构之一,获得授牌。研究院孵化的 9 家科创型企业,以生物医药健康为主,其中由南大学生创业团队打造的多功能科技运动衣,利用银离子的抗菌功能,达到杀菌、吸湿、排汗、除味的效果,目前已投入市场,销量较好。
现在的马晶身兼多重身份,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教学、科研、企业在她心中各占三分之一的位置,成为董事长的她依然每周去学校上课,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但唯有一个身份,可以最直接地戳到她内心深处——母亲。
博士毕业时生下儿子,随后曾和爱人两地分居,独自一人带着儿子在日本攻读博士后,让马晶欣慰和骄傲的是,自己无论在哪里求学工作都没把孩子撇下来。" 小时候的他很让人头痛,总给老师找麻烦。" 马晶笑着说。但就是这个 " 调皮到掉进洗衣机 " 的熊孩子,长大后对于妈妈的每一项事业都无条件支持,即使是在新型研发机构备案验收的现场,也全程陪着她。" 他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我们俩谁有困难都会互相鼓励,我没把他当孩子,更多的是朋友。"
马晶喜欢以棋喻人生。她的儿子从小喜欢下棋,八岁就已达到业余五段的水平,一度是媒体记者眼中的神童。儿子身上具有 " 勇于接受挑战 " 和 " 不服输 " 的特质,像极了妈妈,教练评价他 " 屡败屡战 ",下棋时有人赢了他,他就一直找人家下,直到胜利。" 我常告诉他,人生不是只下一盘棋,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被一两个困难打败,不能被自己打败。" 马晶说。对比她自己的人生,这句话既是言传,也是身教。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