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14
深晚报道丨 深圳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质量提升年”开创全民健身新局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5 月 14 日,2019 年深圳市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光明区召开。会议围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和建设情况以及社会体育组织管理等内容进行交流座谈。本次会议是机构改革后深圳市群众体育系统的第一次会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巡视员韩星元对深圳群众体育取得的成就做了总结,并对 2019 年工作进行了部署。韩星元在会上表示,深圳将继续夯实基础探索创新,共同开创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

福田、南山、光明三区的体育主管部门及深圳市登山协会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者还参加了深圳市体医融合光明区脊柱健康服务站挂牌仪式。

适应发展新机遇 深圳群众体育取得丰硕成果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 " 国家战略 ",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上广大市民对体育的强烈需求,使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各种条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深圳市群众体育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①出台多项政策法规 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深圳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了《深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深圳市加快建设公园文体设施提升文体功能工作方案》《深圳市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计划》等系列政策文件,印发了《深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及统计评估标准》等系列规范标准,全市群体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得到切实加强。

②重点加强公园文体功能提升及体育特色公园建设

深圳除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新建及改建外,重点加强公园文体功能提升及体育特色公园建设。深圳以省、市政府民生事实为抓手,2018 年落实 12 个社区体育公园和 100 个便民利民场地设施的新建及更新任务,提升了深圳湾公园等 7 个市属公园的文体功能,推动了罗湖的体育休闲公园、南山的武艺公园、龙华的青少年极限运动公园、福田的笔架山体育公园、光明的足球特色公园等特色公园的规划,极大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

③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打造特色品牌

深圳不仅有来深青工文体节、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全民健身月等市区联动的传统品牌活动,也有各区逐渐形成特色的区域品牌活动,如福田区的 " 福田健身房 "" 全民健身节 ",龙岗区的户外运动休闲节,宝安区的 " 宝体杯 " 系列赛事,龙华区的 " 观澜杯 " 龙舟赛,大鹏新区的大鹏杯帆船赛等。

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在全省全国颇具影响力

目前深圳市、区两级已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已达到近 650 家。市、区体育部门不断加大资助扶持体育社会组织的力度,重点发展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社会体育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深圳市各类体育组织已成为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的主要力量,并不断发展壮大,如市足球协会、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等,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社团组织。

⑤建立四级体系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

深圳紧紧把握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民体质监测两方面的工作,不断强化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为市民获得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保障。深圳市在科学健身指导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方面的工作做法,得到了全省其他地市及省体育局的高度肯定。

⑥市体彩公益金投入增长为全民健身提供有力保障

深圳市体彩公益金投入全民健身的经费逐年快速增长,从 2009 年的 2.99 亿元增长到目前近 12 亿元,并按照要求 70% 以上用于全民健身工作,给我市开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2019 年着重质量提升 推动群众体育工作提质提效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广东省体育局对群众体育工作的要求,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 2019 年定为深圳市群众体育工作的 " 质量提升年 ",力求推动深圳市群众体育各项工作提质提效、高质量发展。

①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进一步提升群众体育发展质量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是体育惠民、政府惠民的最直接体现。2019 年起,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将把 " 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评估指标 " 改为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统计评估指标 ",在开展 2019 年评估工作时,也会相应地对相关指标进行重新调整和明确。

2017 年,深圳市文体旅游局就研究制定并印发了《深圳市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计评估指标》,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并在不断完善。该套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总局提出的 " 六边工程 ",结合深圳实际,探索建立了 "5+2+1 的动态绩效评估机制,5 类核心指标主要是指场地设施、体育组织、赛事活动、健身指导、市民身体素质状况;2 类保障性指标主要是指经费投入、政策法规;1 套满意度评价体系指市民对场馆设施、活动开展、健身指导、获取公共体育服务信息的满意度评价,每项指标都有明确的内涵解释及尽可能量化的评估标准。

为全面彰显深圳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成效,2019 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市广电集团还策划了 "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十区行 " 系列,以访谈等形式,集中呈现全市及十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工作亮点。同时,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将做好本级《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的实施评估工作,以及《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的研制工作。

②夯实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升市民幸福获得感

" 去哪儿健身 " 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深圳市民的强烈需求,也是体育部门持之以恒要解决的问题。今年深圳市将遵循盘活存量、解决增量的原则,继续加大力度抓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今年,深圳市将落实《深圳市加快建设公园文体设施提升文体功能工作方案》,以现有公园为载体,在保障绿地功能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公园体育设施、体育特色公园和社区体育公园;将落实市政府民生事实任务,重点 " 建设 80 个便民利民体育场地设施 ";将落实《深圳市足球场地设施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联合发改、国土、住建、教育等部门协力推进我市足球场地建设,到 2020 年要达到每万人拥有足球场地 0.6 块以上。全市各区将根据自身实际,多元化、多方位、多渠道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解决市民健身需求。同时,继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惠民开放工作,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使用率。

③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健康活力

2019 年,深圳市将继续办好来深青工文体节、全民健身日、市民长跑日和全民健身月等传统品牌活动,加强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建设,打造市、区具有影响力、广泛性、延续性的群众体育赛事;将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继续发展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武术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身需求。

接下来,深圳将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的机制及方式,扶持体育类社会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将积极配合组织参加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大赛等全国全省重大群众体育赛事,并积极备战 2020 年深圳市第十届运动会增设的群众体育项目。

同时,深圳将继续开展好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各项活动,强化全市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网络化建设,依托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站、服务点及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广泛发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技能培训、展示,健身知识的普及等公益服务,扎实解决市民 " 如何科学健身 "、" 谁来组织健身 " 等难题,努力保障人民群众共享体育事业发展成果。

④促进多行业融合 进一步提升群众体育工作聚合力

2019 年,深圳体育部门将树立起 " 大体育 " 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全民健身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群众体育应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深圳群众体育工作将加强群众体育与旅游、文化、媒体等的深度融合,将加强与卫生、医疗、教育、城管、安全等部门的协作,协同推进体育部门无法独自解决的重点、难点工作。

2019 年是深圳市首个体医融合落地项目青少年脊柱健康服务项目的实施年,在市卫生部门和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统筹下,依托体育部门所属的市区两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共同建立了体医融合青少年脊柱健康服务站,为全市有脊柱健康矫正需求的广大青少年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黄文 编辑 黎晓斌

相关标签

健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