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特派记者 郑文静 / 文 顾炜 / 摄)5G WIFI、猜拳机器人、AR 博物馆、人脸识别储物柜、多媒体互动拼图 ……5 月 15 日在北京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迎来 2900 多位中外记者,而为这些记者服务的大会 " 新闻中心 " 已经投入使用,处处隐藏高科技,不但炫酷,还非常实用哦。
5G WIFI 全覆盖,超高速上网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吸引了来自境内外的 2900 多名记者注册报道。大会期间,位于国家会议中心内 E1、E2 展厅的新闻中心,为记者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新闻中心
现代快报记者抵达新闻中心后发现,这里开阔明亮,总面积超过 1 万平方米,具体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媒体公共工作区、媒体专用工作区、新闻发布区、MCR 运行区、文化展示区、媒体餐饮和茶歇区等 8 大功能区。为记者准备的工位多达 546 个,还提供中英文公用笔记本电脑 210 台,满足记者报道需要。新闻中心还设有两个新闻发布厅,可分别容纳 260 名和 150 名记者。
最让记者们开心的,当然是 " 网速 "。
新闻中心通信保障实现千兆到桌面、千兆 WIFI 接入和千兆 5G 视频回传," 三管齐下 ",各国记者用上了 5G WIFI,实现超高速上网。
猜拳机器人、AR 博物馆格外吸睛
有了 5G 做保障,多项最新技术在新闻中心充分应用。
新闻中心门口,担当迎宾使者的机器人 " 艾米 " 看着萌萌哒,实际上是个超强小助手,具备实时地图构建和定位导航技术,以及精准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能力,记者通过语音对话就可以从它那里获取大会信息。
△会猜拳的 5G 机器人
还有圆墩墩的猜拳机器人,跟它比猜拳,绝大多数记者都输了。
因为猜拳机器人运用了 5G+AI 图像识别的技术,实时扫描定位人的手指动作,并通过中国联通 5G 网络把信息回传到后台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对图形数据的识别来下发给机器人指令,机器人随之做出对应的手势,这一系列的过程只需十几毫秒。
吸引众多记者围观的手持 AR 博物馆,也得益于 5G 技术的支持,体验者通过 " 电子放大镜 " 设备,就可观看修复后的文物,还能了解到藏品背后的故事。
非遗传人现场授课,文化味儿十足
不仅有高科技,新闻中心处处可见的传统文化元素,同样迷倒中外记者。
△展览区
公共工作区的巨幅背景墙,以水墨渲染的艺术手法,逐一展现长城、天坛、颐和园、国家大剧院等北京文化地标。
餐饮区以 " 梅、兰、竹、菊 " 作为装饰主题。
茶歇区搭建实景,还原 " 老北京 " 标志性的胡同和四合院。
△合影区
多媒体互动区专门设了两个互动岛,每个互动岛由 3 个 55 寸的 LCD 屏幕组成,可以选取感兴趣的部分阅读,或参与互动。内容涉及 4 个部分,分别为中国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互动拼图。
△图书区
而整个新闻中心人气最高的地方,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区。大会邀请了 4 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传统国画、传统攒玉石宫花、兔爷彩绘、软陶工艺制作等表演,中外媒体记者可亲身体验,深入了解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让众多记者在工作之余都忍不住动手尝试,沉浸其中。
△非遗体验区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