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5-15
深晚报道 | 走出美术馆来到文博会 笠夫将诗意“东方美”进行到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在深圳美术馆成功举办个人画展的笠夫,将他 " 养眼养心 " 的山水、花卉和仕女图三个系列作品,直接从深圳美术馆搬到了即将开幕的文博会 6 号馆。

过去两周,笠夫《此心安处是吾乡》画展,吸引和感动了众多粤港澳的参观者。深圳美术馆 B 馆一时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打卡地,因为这是一次深度 " 走心 " 的画展。作为走向国际的深圳画家,笠夫唯美的中国笔墨为此次展览留下了数段佳话。

观众评价:" 画比图片漂亮 "

这次画展,很多观众是借助媒体报道得知的。从香港专程来看画展的林小姐说,她被媒体刊登的笠夫作品吸引而来,但没想到 " 笠夫先生的画比图片还要漂亮,真是意外的惊喜 "。展览期间,文化世家出身的方先生冒雨来到深圳美术馆,细细观看了一个多小时后感慨地说:" 笠夫画中的这份安静和古意,是中国画的魂,这样的作品养眼、养心!。"

央美教授:仅凭作品写前言

作为笠夫画展的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的余丁教授此前并未与笠夫谋面,仅是通过朋友推荐、品读了笠夫的作品之后,写就了充满真情实感和颇多专业见地的展览前言,并对笠夫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给予高度评价。比如," 笠夫的作品老道 …… 观画见心,笠夫画风朴实,颇有古意,文质彬彬,见文人雅思;笠夫山水画直逼宋元,人物画则颇具宋画之风;花鸟具近代之气,兰草墨梅得文人书写之功,诚恳清雅,朴实无华。"

余丁教授和笠夫未见其面,仅是借助观画结缘,也为画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笠夫 " 心画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范例

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张忠亮观展后表示," 这是近年来看到的最感动人的画展之一。" 他说," 笠夫的作品给当代人提供了难得的审美满足。我们身处的时代,有时很物质化、很喧嚣,而每个人的心里都渴望沉静、空灵。笠夫的作品提供了喧嚣时代的心灵慰藉。"

著名评论家皮道坚教授尤其钟爱笠夫先生的扇面小品,评价为 " 堪称以小见大的典范。" 他认为,在新水墨、当代艺术铺天盖地之际,笠夫却独辟蹊径,勇于到中国传统艺术中去探索,这既是艺术家情感的深刻表达,也是当代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象征。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实习生 贾杨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