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尹有文 通讯员 许子健 孙康康)招聘会搬到技能大比武现场,所有毕业生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5 月 12 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首届 " 泰科检测杯 " 环境工程专业技能大比武现场,来自上海、安徽、江苏等地 30 家用人单位的行业专家和人事主管来到现场观摩,大比武结束后,40 余名毕业生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现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用人单位现场观摩学生 " 比武 "
比赛两小时 40 余名毕业生全部被签走
当天,南理工泰科院 2015 级和 2016 级环境工程专业的部分学生参加了技能大比武。
比赛中,同学们聚精会神,力争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从实验操作到结果记录,一丝不苟,有条不紊。专家评委们则在一旁认真观察和记录同学们的参赛表现。
戴玄吏是江苏新锐环境监测有限公司负责技术的副总。学生实操水平到底如何,他这个内行看得一清二楚。他打了个比方,传统招聘拿到的是简历,就像一部手机说明书,只告诉你各种功能,却不开机,感觉就很抽象。" 现在在这里比武,相当于开机‘验货’,能看到学生‘成色’。"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共同裁定,产生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若干名。40 余名毕业生被一抢而空,现场与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
" 学生培养的怎么样,用人单位说了算 "
" 基本功扎实,又有实操经验,这是我们最看重的。" 戴玄吏签走了两名毕业生,他坦言,所有用人单位的要求都很现实,不外乎适应期越短越好,既要熟悉行业内的技术要求,又能较短时间满足单位用工需求,还希望具备公司培养骨干的基础。
这一点,与南理工泰科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不谋而合。" 学生培养的怎么样,用人单位说了算。" 南理工泰科院院长刘玉海介绍,学院人才培养始终坚持 " 两个导向 ",即以学生成长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导向。
据了解,学院通过实行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目标的专业 " 画像—塑像—成像 " 工程,引导各个专业确立适合的专业建设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和评价办法,全力探索构建校企融合育人模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刘玉海说,将 " 技能大比武 " 和 " 就业双选会 " 合二为一,借此来检验和展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进一步推动应用型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这是学校在推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也是一次大胆尝试。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