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19-05-18
国际博物馆日听文物悄悄话 |皇家御用瓷器,为何出现在土司遗址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海龙囤出土了大量的青花瓷片,保守估计在 10 万片以上,仅 9 号房址的一个约 20 平方的房间内就出土了 1.4 万片,属于 3 到 4 百件个体,目前已经修复约 200 件。

这些瓷器中的八九成来自江西景德镇。其中有一组做工、纹样、青料和款识都极好的 " 高级货 ",带有明显的官窑器的特征。至少有 16 件以上。抛开出土环境,放在瓷器市场,它就是一件典型的官窑产品。

其中又有一组带正面五爪龙纹装饰的瓷器,器类有碗和盘两类。一般认为,正面五爪龙纹是皇家御用的纹饰,普通人不得使用。我手中的这件青花正面五爪龙纹盘就是代表,盘的内底有正面五爪龙纹装饰,外壁一圈也是五爪龙纹,外底有 " 大明嘉靖年制 " 款,是典型的官款。所用的青料也比较讲究。从器形到纹饰、款识和青料,都带有官窑器的特点。

这类器物为何在土司遗址中出现,它的使用者是谁?我们可以做出多种不同的解读。我们都说 " 让文物活起来 ",但文物是不会说话的,考古学家就是文物的代言人,要替文物说话,把死人说活。阐释,是考古研究重要的环节。

对这组瓷器,最直接的解读就是,皇家御用的瓷器在土司遗址中出现了,这是土司早就想谋反的证据。情况是否真如此?可能正好相反,这是土司与中央王朝关系较好的反映,是皇帝御赐的。

但这两种解释都可能是错的。正确答案可能是:明代晚期,官窑管理涣散,部分官窑器流入市场,过去不合格的官窑器都要打碎掩埋;同时民窑制瓷水平逐步提升,部分民窑也开始烧造官样瓷器,这在陶瓷史上称之为 " 官搭民烧 ",这在嘉靖九年(1530)之后成为成例,即实现了制度化。于是,部分有实力的人物就可以直接在市场上购买到过去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瓷器。与海龙囤一起申遗的永顺老司城内,也出土了几件类似的瓷器,上有 " 宣慰使司佳器 " 等铭文,表明是土司在景德镇定制的瓷器。

到底海龙囤上出土的这类瓷器,是御赐的还是通过市场渠道购买的,就目前的发现来看,不排除两种情况都存在的可能,还值得深入探讨。款识反映,这组瓷器既有万历时期的,也有嘉靖时期的,不排除早期遗物是御赐的可能。我们目前用一个中性的词汇来描述这类瓷器,即 " 官样瓷器 ",它的样式、纹样都是官式的,并可能存在多种来源。

近年来,景德镇御窑厂周边发掘了一批 " 官搭民烧 " 的窑址。未来条件成熟时,我们可能策划一个土司遗址与景德镇出土遗物的对比展,深化上述问题的研究。

同样的现象,不同的阐释,结论可能就天壤之别,海龙囤出土的 " 官样瓷器 " 就极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点击进入专题,了解更多文物悄悄话

供稿:李飞 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海龙囤考古工作站负责人

视频拍摄、剪辑:黄震 黄黔华 张强

编辑 侯川川 / 编审 李枫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